顶点中文网 >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 第七章 铜雀台
第七章 铜雀台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最新章节!
孙刘联盟的消息还没传到许都之前,东吴周瑜陨命的消息就先传到了许都。对曹操而言这自然是一件莫大的喜事。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件大喜事——铜雀台建成了。
铜雀台,自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历经平荆襄,战赤壁,护南郡,打合淝历时八年终于于建安十五年建成。此高台立于漳河河畔,甚是雄伟磅礴。而此台两侧又各筑一台,左为玉龙台,右为金凤台。两台虽不及中央的铜雀台巍峨耸立气势如虹,却也各高十余丈,雄伟非常,在邺城十里外便可观其气势。从玉龙台到铜雀台,再从金凤台到铜雀台,俱有长虹相连,接连成气。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一时间,邺城上空一派金光紫气,如日中天。相较之下,江东、许都的气运都黯淡了些许。
见此异相,无人不心生慨叹。曹操气运正旺,但任谁都想不通透这一个小小的铜雀台怎的会有这般厉害?就连曹操也没想到此铜雀竟有如此妙用,又加上周瑜新丧,登时一扫赤壁之战的不快以及丧子之痛。
曹操心情大好,立于台上,不由得感慨万千。从前的旧友、故人交互在脑海闪现。可惜,现在俱已不在了。陈宫走了,丁夫人走了(丁夫人思念曹昂,于曹操与周瑜决战赤壁之机密潜鬼门,道行不忌,终落灰飞),两个生命中与自己交织最深的人就这么散去了,不觉别样落寞。
昔年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很多人认为志短者方出此语。但不可否认,当一个人成功时,唯有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才能带给他最大的快感。
曹操仰望琼楼玉宇,心潮澎湃,久久不平,藉此脉运,势要气吞南北,横扫六合。当即仰天诗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前两句正是追忆故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说的正是陈宫。陈宫慷慨赴死,逼自己立下重誓,终生不能称帝;而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指的正是丁夫人,丁夫人已窥大道,可惜为世间俗情所拌,终是未能修成正果。
此诗作罢,丧子之痛,故人忧思,登时一扫而光,豪气万丈。
众臣立在身后,无不称赞。
正自慨叹间,忽听得快马自远及近,众人寻声望去。不多时,但见一兵翻身跃马跑上台前道:
“报!合淝张文远将军急件!”
说话间早递上信来,曹操接过信来展信看去。看罢,脸上登时阴云密布,曹操长吸口气道:
“昔年许都不曾诛杀刘备,致今日大患,实为孤之过也!”
说罢,将信递给其他众臣。荀攸拿过信,但见信上道:荆州牧刘琦病逝,孙权已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将荆州借给刘备,又以其妹相嫁。现下,汉上九郡,皆入刘备之手!
众人看罢,无不惊诧,面面相觑,良久不语。
却听曹操道:
“刘备,枭雄也!现在坐拥汉上九郡,天下怕再难有人能撼动其位了!”
程昱上前一步微微笑道:
“丞相,你且看这天!”
但见青天之上金光紫气,吞万里山河,程昱续道:
“此等天时,区区一困兽,何惧哉?”
曹操闻言寻思片刻,点了点头,长声笑道:
“仲德最得孤心!罢!明日孤当大宴铜雀台,一扫往日阴霾,观我将校风采!”
次日,铜雀台前锣鼓宣天,万余甲兵于台前布阵演兵,金戈铁马,喊杀齐鸣,场面甚为壮观。却见台上曹操头戴紫金冠,身着绿锦袍,凭高而坐立于台前。
文武群臣各分两边,文官俱穿朝服,一个个儒雅飘逸;武官俱是金盔银甲,曹氏宗亲以红袍称底,外姓武将则穿绿袍称底作分,一个个威风凛凛。
曹操立在台上观魏武雄风,不由连连点头,不时与荀攸、程昱等交流心得。
演武方罢,曹操点了点头起身道:
“兵戈虽厉,未尝见我将校风采,未曾尽幸。”
两旁将校齐声道:
“愿献武为丞相尽幸!”
曹操长笑一声,摆了摆手道:
“教场比武,难免误伤,大为不美。”
荀攸闻言起身道:
“丞相,臣倒有一个说法。”
“哦?公达但说无妨!”
“武将,不仅武艺高强,通晓兵法,更当弓马娴熟。”
荀攸说至此处洒眼众将道:
“众将何不于教场之上立一箭垛比试马上弓弩?”
众臣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曹操哈哈长笑道:
“公达最得孤意!”
方要下令,却见荀攸微微一笑道:
“慢!丞相行军,最是赏罚分明,今日将校演武,当有个彩头罚头才好!”
众武将闻言齐声大笑道:
“是哩!”
曹操哈哈大笑道:
“就依诸将所言!”
说至此处,信手将身上披着的锦袍摘下道:
“若射中箭垛红心者,便赐此锦袍!如若不中,便罚酒三樽!”
却听徐晃道:
“丞相,怎的射中了反而没酒,不射中反而赏酒?”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道:
“公明说得有理!那射中便赏三樽好酒!不中便罚三樽白水!”
夏侯惇道:
“丞相也忒小气了点,三樽水酒怎的够喝?”
众将闻言齐声附喝:
“是哩!”
曹操哈哈大笑道:
“那便赏一坛好酒!”
众将闻言无不雀跃。
当下俱走下高台,腰跨雕翎箭翻身上马,立于教场之上。
众将俱都将气场放开,铜雀台前登时风云骤变,杀气滚滚,三军将士嗅到丝丝血腥的味道登时激起体内凶气,无不呐喊助威。
曹操见状也长身而起来至台前向下眺望,众文臣见状也俱起身立在曹操身后张望。
台下众将自顾分作两队,一队为曹氏宗族,一队为外姓将校。眼见曹操起身,外姓将校自然不好先出头,曹氏宗族中,也人人不肯先出手。正在此时,一骑自曹氏宗族队伍中飞奔而出。众将看去,但见这将校年岁不大,与曹丕年纪相仿,无不心道:合该他抛砖引玉!
孙刘联盟的消息还没传到许都之前,东吴周瑜陨命的消息就先传到了许都。对曹操而言这自然是一件莫大的喜事。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件大喜事——铜雀台建成了。
铜雀台,自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历经平荆襄,战赤壁,护南郡,打合淝历时八年终于于建安十五年建成。此高台立于漳河河畔,甚是雄伟磅礴。而此台两侧又各筑一台,左为玉龙台,右为金凤台。两台虽不及中央的铜雀台巍峨耸立气势如虹,却也各高十余丈,雄伟非常,在邺城十里外便可观其气势。从玉龙台到铜雀台,再从金凤台到铜雀台,俱有长虹相连,接连成气。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一时间,邺城上空一派金光紫气,如日中天。相较之下,江东、许都的气运都黯淡了些许。
见此异相,无人不心生慨叹。曹操气运正旺,但任谁都想不通透这一个小小的铜雀台怎的会有这般厉害?就连曹操也没想到此铜雀竟有如此妙用,又加上周瑜新丧,登时一扫赤壁之战的不快以及丧子之痛。
曹操心情大好,立于台上,不由得感慨万千。从前的旧友、故人交互在脑海闪现。可惜,现在俱已不在了。陈宫走了,丁夫人走了(丁夫人思念曹昂,于曹操与周瑜决战赤壁之机密潜鬼门,道行不忌,终落灰飞),两个生命中与自己交织最深的人就这么散去了,不觉别样落寞。
昔年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很多人认为志短者方出此语。但不可否认,当一个人成功时,唯有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才能带给他最大的快感。
曹操仰望琼楼玉宇,心潮澎湃,久久不平,藉此脉运,势要气吞南北,横扫六合。当即仰天诗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前两句正是追忆故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说的正是陈宫。陈宫慷慨赴死,逼自己立下重誓,终生不能称帝;而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指的正是丁夫人,丁夫人已窥大道,可惜为世间俗情所拌,终是未能修成正果。
此诗作罢,丧子之痛,故人忧思,登时一扫而光,豪气万丈。
众臣立在身后,无不称赞。
正自慨叹间,忽听得快马自远及近,众人寻声望去。不多时,但见一兵翻身跃马跑上台前道:
“报!合淝张文远将军急件!”
说话间早递上信来,曹操接过信来展信看去。看罢,脸上登时阴云密布,曹操长吸口气道:
“昔年许都不曾诛杀刘备,致今日大患,实为孤之过也!”
说罢,将信递给其他众臣。荀攸拿过信,但见信上道:荆州牧刘琦病逝,孙权已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将荆州借给刘备,又以其妹相嫁。现下,汉上九郡,皆入刘备之手!
众人看罢,无不惊诧,面面相觑,良久不语。
却听曹操道:
“刘备,枭雄也!现在坐拥汉上九郡,天下怕再难有人能撼动其位了!”
程昱上前一步微微笑道:
“丞相,你且看这天!”
但见青天之上金光紫气,吞万里山河,程昱续道:
“此等天时,区区一困兽,何惧哉?”
曹操闻言寻思片刻,点了点头,长声笑道:
“仲德最得孤心!罢!明日孤当大宴铜雀台,一扫往日阴霾,观我将校风采!”
次日,铜雀台前锣鼓宣天,万余甲兵于台前布阵演兵,金戈铁马,喊杀齐鸣,场面甚为壮观。却见台上曹操头戴紫金冠,身着绿锦袍,凭高而坐立于台前。
文武群臣各分两边,文官俱穿朝服,一个个儒雅飘逸;武官俱是金盔银甲,曹氏宗亲以红袍称底,外姓武将则穿绿袍称底作分,一个个威风凛凛。
曹操立在台上观魏武雄风,不由连连点头,不时与荀攸、程昱等交流心得。
演武方罢,曹操点了点头起身道:
“兵戈虽厉,未尝见我将校风采,未曾尽幸。”
两旁将校齐声道:
“愿献武为丞相尽幸!”
曹操长笑一声,摆了摆手道:
“教场比武,难免误伤,大为不美。”
荀攸闻言起身道:
“丞相,臣倒有一个说法。”
“哦?公达但说无妨!”
“武将,不仅武艺高强,通晓兵法,更当弓马娴熟。”
荀攸说至此处洒眼众将道:
“众将何不于教场之上立一箭垛比试马上弓弩?”
众臣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曹操哈哈长笑道:
“公达最得孤意!”
方要下令,却见荀攸微微一笑道:
“慢!丞相行军,最是赏罚分明,今日将校演武,当有个彩头罚头才好!”
众武将闻言齐声大笑道:
“是哩!”
曹操哈哈大笑道:
“就依诸将所言!”
说至此处,信手将身上披着的锦袍摘下道:
“若射中箭垛红心者,便赐此锦袍!如若不中,便罚酒三樽!”
却听徐晃道:
“丞相,怎的射中了反而没酒,不射中反而赏酒?”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道:
“公明说得有理!那射中便赏三樽好酒!不中便罚三樽白水!”
夏侯惇道:
“丞相也忒小气了点,三樽水酒怎的够喝?”
众将闻言齐声附喝:
“是哩!”
曹操哈哈大笑道:
“那便赏一坛好酒!”
众将闻言无不雀跃。
当下俱走下高台,腰跨雕翎箭翻身上马,立于教场之上。
众将俱都将气场放开,铜雀台前登时风云骤变,杀气滚滚,三军将士嗅到丝丝血腥的味道登时激起体内凶气,无不呐喊助威。
曹操见状也长身而起来至台前向下眺望,众文臣见状也俱起身立在曹操身后张望。
台下众将自顾分作两队,一队为曹氏宗族,一队为外姓将校。眼见曹操起身,外姓将校自然不好先出头,曹氏宗族中,也人人不肯先出手。正在此时,一骑自曹氏宗族队伍中飞奔而出。众将看去,但见这将校年岁不大,与曹丕年纪相仿,无不心道:合该他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