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讨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穿越之水浒风流最新章节!
沈与求这么一说,许多大臣便附和起来,只见人人歇斯底里地叫嚣,简直恨不得将张浚碎尸万段一般。
宋钦宗看向黄琮,问道:“太师以为呢?”
黄琮稍作思忖,朝宋钦宗抱拳道:“陛下,兵贵神速。想来那张浚并未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对他的叛逆行为做出反应,这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叛乱的时候!吾皇圣明,应当即刻遣王师前往漳州!同时派出钦差大臣令其投降!在大军压境之下,他还能有何选择?只有老老实实向朝廷请罪这一条路可走!”
众大臣纷纷赞叹,这个说太师算无遗策,那个说太师料事如神,纷纷扰扰之中,张浚的事情仿佛已经解决了似的。
宋钦宗不由的安心下来,道:“那么就照老太是的意思去做!就令吴玠为平乱大元帅,即刻率军赶赴漳州,同时令沈与求为钦差大臣,前往漳州招降张浚!”沈与求出列应诺,随即退回原位。
宋钦宗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对众大臣道:“诸位爱卿,无事就退朝了吧。”文武百官齐声唱诺:“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即鱼贯退出大殿。宋钦宗叫道:“老太师,你留下来。”黄琮停下脚步,应诺一声。
待百官退下,宋钦宗兴冲冲地问黄琮道:“老太师,皇宫修建得如何了?”
黄琮笑着抱拳道:“因为陛下圣德动天,因此连日晴好,施工进度非常得快,目前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以如今这样的进度,相信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大致完工了!”
宋钦宗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师真不愧是朕之肱骨重臣啊!这样一件大事办得如此妥帖!”黄琮连忙拜道:“为陛下效劳乃是老臣的分内之事!”
宋钦宗高兴地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昨天我又收到了两封奏折,一封是吴玠的,他希望朝廷开源节流停止修建皇宫,而将资金用作军费,说什么如今时局紧张,朕不应当只顾自己享受,而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作整军备战!老太师以为吴玠所言可有道理?”
黄琮扬了扬眉毛,愤然道:“吴玠太失礼了!身为臣子,怎能如此说话?君父所作所为都是有道理,岂容臣子说三道四!”
宋钦宗大为欣喜,赞道:“老太师所言真是再对也没有了!”顿了顿,道:“那么我便将吴玠的提议驳回了!”黄琮道:“不仅如此,陛下还应严词斥责!也好叫他引以为戒不要再说出此种失礼的言语来!同时也是对文武百官的一番警示!”
宋钦宗点了点头,道:“还有一本奏折,是李纲送上来的,说民间疾苦,认为朝廷不应该再增加税赋,并且应当裁减不必要的税赋。老太师认为此言可有道理?”
黄琮怒声道:“李纲真是该杀!此番言论分明就是妖言惑众!他如此言语分明就是说陛下不顾民间疾苦,这不是将陛下视作昏君吗?身为臣子,如此言论,实在有为臣子的本分,其心可诛!百姓供养陛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百姓!再者说,朝廷征收的赋税,也是为了保卫大宋,保卫大宋不就是保卫他们那些百姓吗!所有的花销可以说都是必须的!如今百姓虽然生活稍有困苦,陛下却更加困苦啊!陛下都能够忍耐,百姓难道就不应该忍耐了?”朝宋钦宗一抱拳,“臣请陛下捉拿李纲治其妖言惑众之罪!”
宋钦宗温颜道:“老太师所言极是。然则李纲所言虽然可恨,但毕竟是为百姓上书啊,我若治他之罪,总是不大好的。便下旨申斥一番也就是了。”黄琮感叹道:“陛下真是太仁慈了!”随即愤然道:“可恨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宋钦宗龙颜大悦。
吴玠见自己的上书不仅被驳回了而且还被训斥了一番,心里十分郁闷。就在这时,又有圣旨传来,令其即刻集结一部分兵马,会同其它各地的兵马前往漳州讨伐张浚。吴玠吃了一惊,连忙询问那个传旨钦差详情,然而那钦差却态度傲慢什么也不肯说,朝吴玠拱了拱手,便自离去了。
吴玠捧着圣旨,眉头紧紧地皱着。最后长长地叹了口气,令亲兵召集众将,将圣旨令其率军讨伐张浚的事情说了。众将面面相觑,都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即日,吴玠便率领最精锐的三万兵马离开了驻地,至于南岭一线的防御,便交给麾下的几名重要将领负责了。对于南岭一线,他倒是并不担心,因为种种迹象显示,燕云方面都要到明年才会出兵,而且就算他们来犯,凭借着南岭万重山的险要地势,也定然可以抵挡住。真正令吴玠担心的却是张浚的事情,他担心张浚真的反叛了,那样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实以吴玠对张浚的了解,原本是不担心的,然而张浚反叛的流言甚嚣尘上,而且他还得到可靠消息,说张浚对于朝廷召他家属前往广州的事情诸多推搪,如果这两件事只有一件事倒还好解释,可是两件事一起出现,就实在让人怀疑他反叛之事是真的了!
吴玠率领大军兵临漳州城下,随即得到消息,说张浚抓了知府,并且关闭了城门严阵以待,城墙上还挂出了燕云的双翅飞虎战旗。
吴玠大为恼火,当即挥军近薄城池。吴玠策马来到双方之间,冲着城门楼上扬声喊道:“张浚,出来说话!”
很快城门就打开了,张浚单人独骑奔驰而出,来到了吴玠当面。两人相见,都不禁心生感慨,张浚抱拳道:“老朋友,别来无恙啊?”
吴玠愤然道:“没想到半年不见,当日那位慷慨激昂誓死效忠的大忠臣居然变成了背叛朝廷,背叛陛下的叛逆!张浚,你还有何话说?”
张浚叹了口气,道:“老朋友,你我誓死效忠赵宋官家,究竟所为何来?”
吴玠一愣,随即皱眉不言。要是过去,他自然会说出忠于君父乃是天经地义人伦大道这样的话来,然而此话现在却说不出来了。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要他继续相信这一套鬼话,实在有些困难。“我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吴玠最后说出了这句话。
张浚笑了笑,“为了报答这所谓的知遇之恩,你不顾百姓的死活,不顾我们汉人的前程,也不顾千千万万将士的生命!为了这知遇之恩,你甘愿做赵家的奴才,甘愿将父母妻儿的性命全都交到赵家的手中!”
吴玠只听得冷汗淋淋,全身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
张浚皱起眉头,斩钉截铁地道:“我可做不到这些!我绝不会为了一个腐朽的赵宋赔上全家人的性命!何况所谓赵家的知遇之恩,我早就还了,我并不欠赵家的!”看了一眼吴玠,语重心长地道:“老朋友!忠有大忠,义有大义!你切不可为了对赵宋官家的小忠小义而背弃了对整个天下的大忠大义,和对自己亲人的责任啊!”
吴玠眉头一皱,抬起头来厉声道:“不对!忠诚若是可以改变,还能叫做忠诚吗?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忠乃是立身之本,人生在世,若是选择了效忠的对象,便不可以改变!也许赵宋官家确实不好,可是我却只能为其尽忠!”
张浚无奈地叹了口气。
吴玠道:“张浚,你们没有胜利的可能,我劝你们早早投降,也变得生灵涂炭!”
张浚正色道:“我也没有选择了!我知道赵宋管家的做派,如果我不能保住这座城池,便有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所谓的通敌之罪身首异处,其中就包括我最在乎的家人!我们只有与赵宋官家血战到底,搏出一条生路来!”
吴玠眉头一皱,“何苦如此,你们根本没有胜算!我可以答应你们,只要你们投降,我会尽力请陛下宽宥你们的罪过!”
张浚斩钉截铁地道:“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比较好!”随即道:“老朋友,你我今日恩断义绝,来日大战不必留情!”吴玠长叹一声,抱拳道;“既如此,你多保重!”张浚也抱拳道:“你也多保重!”两人互望了一眼,各自勒转马头,回归了各自的阵营。
随即宋军战鼓声大响起来,宋军部队开始攻城了。出乎吴玠预料的是,城中军民居然表现得十分顽强,己方连续数日猛攻竟然不能取得任何进展,战事就此进入了胶着状态。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七月,太阳变得火辣辣的,大地一片亮堂,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挥汗如雨,汴梁的大街小巷就像这天气一样,更加的热闹了。
茶肆内,几个刚刚坐下的脚夫一边喝茶一边议论。只见一个身着褐色汗衫的汉子好奇地问对面的同伴道:“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么我这一路回来汴梁,不时看到调动的军队啊?”
沈与求这么一说,许多大臣便附和起来,只见人人歇斯底里地叫嚣,简直恨不得将张浚碎尸万段一般。
宋钦宗看向黄琮,问道:“太师以为呢?”
黄琮稍作思忖,朝宋钦宗抱拳道:“陛下,兵贵神速。想来那张浚并未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对他的叛逆行为做出反应,这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叛乱的时候!吾皇圣明,应当即刻遣王师前往漳州!同时派出钦差大臣令其投降!在大军压境之下,他还能有何选择?只有老老实实向朝廷请罪这一条路可走!”
众大臣纷纷赞叹,这个说太师算无遗策,那个说太师料事如神,纷纷扰扰之中,张浚的事情仿佛已经解决了似的。
宋钦宗不由的安心下来,道:“那么就照老太是的意思去做!就令吴玠为平乱大元帅,即刻率军赶赴漳州,同时令沈与求为钦差大臣,前往漳州招降张浚!”沈与求出列应诺,随即退回原位。
宋钦宗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对众大臣道:“诸位爱卿,无事就退朝了吧。”文武百官齐声唱诺:“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即鱼贯退出大殿。宋钦宗叫道:“老太师,你留下来。”黄琮停下脚步,应诺一声。
待百官退下,宋钦宗兴冲冲地问黄琮道:“老太师,皇宫修建得如何了?”
黄琮笑着抱拳道:“因为陛下圣德动天,因此连日晴好,施工进度非常得快,目前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以如今这样的进度,相信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大致完工了!”
宋钦宗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师真不愧是朕之肱骨重臣啊!这样一件大事办得如此妥帖!”黄琮连忙拜道:“为陛下效劳乃是老臣的分内之事!”
宋钦宗高兴地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昨天我又收到了两封奏折,一封是吴玠的,他希望朝廷开源节流停止修建皇宫,而将资金用作军费,说什么如今时局紧张,朕不应当只顾自己享受,而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作整军备战!老太师以为吴玠所言可有道理?”
黄琮扬了扬眉毛,愤然道:“吴玠太失礼了!身为臣子,怎能如此说话?君父所作所为都是有道理,岂容臣子说三道四!”
宋钦宗大为欣喜,赞道:“老太师所言真是再对也没有了!”顿了顿,道:“那么我便将吴玠的提议驳回了!”黄琮道:“不仅如此,陛下还应严词斥责!也好叫他引以为戒不要再说出此种失礼的言语来!同时也是对文武百官的一番警示!”
宋钦宗点了点头,道:“还有一本奏折,是李纲送上来的,说民间疾苦,认为朝廷不应该再增加税赋,并且应当裁减不必要的税赋。老太师认为此言可有道理?”
黄琮怒声道:“李纲真是该杀!此番言论分明就是妖言惑众!他如此言语分明就是说陛下不顾民间疾苦,这不是将陛下视作昏君吗?身为臣子,如此言论,实在有为臣子的本分,其心可诛!百姓供养陛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百姓!再者说,朝廷征收的赋税,也是为了保卫大宋,保卫大宋不就是保卫他们那些百姓吗!所有的花销可以说都是必须的!如今百姓虽然生活稍有困苦,陛下却更加困苦啊!陛下都能够忍耐,百姓难道就不应该忍耐了?”朝宋钦宗一抱拳,“臣请陛下捉拿李纲治其妖言惑众之罪!”
宋钦宗温颜道:“老太师所言极是。然则李纲所言虽然可恨,但毕竟是为百姓上书啊,我若治他之罪,总是不大好的。便下旨申斥一番也就是了。”黄琮感叹道:“陛下真是太仁慈了!”随即愤然道:“可恨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宋钦宗龙颜大悦。
吴玠见自己的上书不仅被驳回了而且还被训斥了一番,心里十分郁闷。就在这时,又有圣旨传来,令其即刻集结一部分兵马,会同其它各地的兵马前往漳州讨伐张浚。吴玠吃了一惊,连忙询问那个传旨钦差详情,然而那钦差却态度傲慢什么也不肯说,朝吴玠拱了拱手,便自离去了。
吴玠捧着圣旨,眉头紧紧地皱着。最后长长地叹了口气,令亲兵召集众将,将圣旨令其率军讨伐张浚的事情说了。众将面面相觑,都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即日,吴玠便率领最精锐的三万兵马离开了驻地,至于南岭一线的防御,便交给麾下的几名重要将领负责了。对于南岭一线,他倒是并不担心,因为种种迹象显示,燕云方面都要到明年才会出兵,而且就算他们来犯,凭借着南岭万重山的险要地势,也定然可以抵挡住。真正令吴玠担心的却是张浚的事情,他担心张浚真的反叛了,那样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实以吴玠对张浚的了解,原本是不担心的,然而张浚反叛的流言甚嚣尘上,而且他还得到可靠消息,说张浚对于朝廷召他家属前往广州的事情诸多推搪,如果这两件事只有一件事倒还好解释,可是两件事一起出现,就实在让人怀疑他反叛之事是真的了!
吴玠率领大军兵临漳州城下,随即得到消息,说张浚抓了知府,并且关闭了城门严阵以待,城墙上还挂出了燕云的双翅飞虎战旗。
吴玠大为恼火,当即挥军近薄城池。吴玠策马来到双方之间,冲着城门楼上扬声喊道:“张浚,出来说话!”
很快城门就打开了,张浚单人独骑奔驰而出,来到了吴玠当面。两人相见,都不禁心生感慨,张浚抱拳道:“老朋友,别来无恙啊?”
吴玠愤然道:“没想到半年不见,当日那位慷慨激昂誓死效忠的大忠臣居然变成了背叛朝廷,背叛陛下的叛逆!张浚,你还有何话说?”
张浚叹了口气,道:“老朋友,你我誓死效忠赵宋官家,究竟所为何来?”
吴玠一愣,随即皱眉不言。要是过去,他自然会说出忠于君父乃是天经地义人伦大道这样的话来,然而此话现在却说不出来了。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要他继续相信这一套鬼话,实在有些困难。“我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吴玠最后说出了这句话。
张浚笑了笑,“为了报答这所谓的知遇之恩,你不顾百姓的死活,不顾我们汉人的前程,也不顾千千万万将士的生命!为了这知遇之恩,你甘愿做赵家的奴才,甘愿将父母妻儿的性命全都交到赵家的手中!”
吴玠只听得冷汗淋淋,全身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
张浚皱起眉头,斩钉截铁地道:“我可做不到这些!我绝不会为了一个腐朽的赵宋赔上全家人的性命!何况所谓赵家的知遇之恩,我早就还了,我并不欠赵家的!”看了一眼吴玠,语重心长地道:“老朋友!忠有大忠,义有大义!你切不可为了对赵宋官家的小忠小义而背弃了对整个天下的大忠大义,和对自己亲人的责任啊!”
吴玠眉头一皱,抬起头来厉声道:“不对!忠诚若是可以改变,还能叫做忠诚吗?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忠乃是立身之本,人生在世,若是选择了效忠的对象,便不可以改变!也许赵宋官家确实不好,可是我却只能为其尽忠!”
张浚无奈地叹了口气。
吴玠道:“张浚,你们没有胜利的可能,我劝你们早早投降,也变得生灵涂炭!”
张浚正色道:“我也没有选择了!我知道赵宋管家的做派,如果我不能保住这座城池,便有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所谓的通敌之罪身首异处,其中就包括我最在乎的家人!我们只有与赵宋官家血战到底,搏出一条生路来!”
吴玠眉头一皱,“何苦如此,你们根本没有胜算!我可以答应你们,只要你们投降,我会尽力请陛下宽宥你们的罪过!”
张浚斩钉截铁地道:“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比较好!”随即道:“老朋友,你我今日恩断义绝,来日大战不必留情!”吴玠长叹一声,抱拳道;“既如此,你多保重!”张浚也抱拳道:“你也多保重!”两人互望了一眼,各自勒转马头,回归了各自的阵营。
随即宋军战鼓声大响起来,宋军部队开始攻城了。出乎吴玠预料的是,城中军民居然表现得十分顽强,己方连续数日猛攻竟然不能取得任何进展,战事就此进入了胶着状态。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七月,太阳变得火辣辣的,大地一片亮堂,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挥汗如雨,汴梁的大街小巷就像这天气一样,更加的热闹了。
茶肆内,几个刚刚坐下的脚夫一边喝茶一边议论。只见一个身着褐色汗衫的汉子好奇地问对面的同伴道:“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么我这一路回来汴梁,不时看到调动的军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