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二 人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贞观攻略最新章节!
好不容易确立起来的体制,李二当然不会自己把它打破,哪怕对象是他的心腹重臣侯君集也是万万不可以的,侯君集很重要,但是朝政更重要,他不允许任何超过自己控制的情况发生,而侯君集想要做宰相就是这个情况!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非常能干的臣子,他们一点儿错误都没有,凭什么将他们拉下宰相的职位,而让侯君集担任宰相?担任宰相侯君集很在行吗?他读过书吗?他识很多字吗?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文化水平如此之低,有何颜面担任宰相?
这是李二陛下的心里话,当然不能说出来,这就等于是在侮辱臣子了,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侮辱臣子,否则就算是侯君集,也会引得群臣不满,所以李二陛下只是暗地里发发牢骚,并没有说很多的话,但是随后的情况却让李二陛下有些恼怒,连着三名将领入宫求见李二陛下,请求李二陛下派遣侯君集对外作战,抓捕战俘以补长安之缺失。
一个人请命还不够,居然还要让自己的属下也来请命?这是在威胁我吗?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的理智快要被磨灭了,身为武将妄图做宰相已经是大逆不道了,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不与你计较,但是,你居然敢结党营私?还是在军中?!
结党之事历来都是皇帝的大忌讳,汉代的党锢之祸就是皇帝觉得文臣结党的势力太大,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所以才会重用阉人对抗党人,并不是什么皇帝昏聩的原因,正是因为皇帝还清醒,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阉人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只能依靠皇帝,所以历史上一旦出现大臣的实力太强而皇帝的实力比较弱小的情况,就会出现皇帝利用阉人对抗大臣的事情,宦官作乱情况最严重的时代是东汉和唐代,还有北宋末期和明代。
东汉是世家势力太过庞大,皇帝需要利用宦官对抗世家,而唐代则是军阀势力强大所以要用到宦官,宋代是文人集团党争太过激烈要用到宦官,明代也是文人集团实力太过庞大才会用到宦官,无一不是有原因的,而综合判断一下,不是军人干政就是文人掌军,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才会间接地引发宦官之祸,若是军政分开当不会有此祸患。
唐代前期,在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联手操控之下,朝堂上并没有结党的事情发生,军队安心的拓边征战,文官安心的治国理政,宦官则安心的做宦官,这才相安无事,从唐玄宗登位开始,节度使制度开始兴盛,加上唐玄宗晚期不理朝政,高力士才成为唐代宦官之祸的开启之人,而安史之乱以后,军阀势力强大,皇帝的力量大为衰落,这是唐代宦官之祸的起源。
但是现在还没有,不但没有宦官之祸,也没有军人干政,没有文人掌军,大家都相安无事,你侯君集偏偏要冒出头对政务进行干预,你已经是一个参谋总长,李二陛下以下军队的最高统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还想要什么?不知道知足才是官场之大忌,羡慕李靖出将入相,你可知道李靖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出将入相的人大多数没有好下场,要么死,比如陆逊,要么篡权,比如曹操,还有第三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皇帝太强大,臣子知进退,才有好的结果,你侯君集看不到李靖为了保命付出了什么代价吗?李二陛下真的很失望,相当失望,好不容易把李靖从掌军之高位扳下来,把不相信的人赶走,让相信的侯君集登上高位以掌握军队,谁知道侯君集太让他失望了。
所以当李二陛下看到苏宁前来的时候就是一脸的冷意:“你也是来给侯君集说情的?”
苏宁一愣,还以为李二陛下知道了侯君集昨夜去他家里面痛诉自己的心意好几个小时,今天早上才离开,于是说道:“并不是这样,只是昨夜侯总长在臣的府上喝醉了,又说了很多的话,今天早上才走,所以臣觉得有些事情要和陛下说一说。”
李二陛下一拍桌子:“侯君集欺我太甚!当真以为我不敢动他吗?!居然还跑到你的府上?!你是不是给他做说客的?如果是的话那就不用说了!”
苏宁心想李二陛下的怒火怎么这么大?就算不知道那件事情也不应该这样愤怒啊,于是问道:“陛下为何如此恼怒?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李二陛下怒道:“算上你,已经是第四个人来给他做说客了,苏宁,你太让我失望了,你居然也来做他的说客?他给了你什么好处?他当了宰相有你一份吗?!”
苏宁连忙摆手道:“陛下误会了,臣可不是来做说客的,虽然侯总长认为陛下会听臣的建议,但是臣并不是来做说客的。”
李二陛下面色上的怒气渐渐散去,而后冷哼一声道:“你且说说,你来是做什么的?侯君集昨夜和你说了什么,统统告诉我!”
苏宁点头道:“侯总长昨夜的确是来让臣帮他说一说,让他率军出征,灭掉一个国家,他回来就可以凭借这个功劳坐上宰相,然后还许诺给臣不少好处,这个,陛下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李二陛下铁青着脸点点头:“太不象话了!不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吗?居然敢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还敢在军中结党!”
军中结党?侯老大,你的胆子真大。
腹诽了一句,苏宁接着说道:“臣也只是假意应承一下,但是有些事情臣却不得不和陛下明说,臣以为,侯总长为人,并不适合担任高位。”
李二陛下盯着苏宁冷冷说道:“说下去。”
苏宁点头道:“臣曾经说过,大唐若要发展,就需要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不断地进入朝堂,老年人胜在沉稳,却失去了锐气,年轻人富有锐气,却不够沉稳,只有双方互补,才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
而且大唐不应该学习季汉,学习诸葛亮,一个人连军中杖责二十以上的事情都要过问,大权独揽,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处理,这样不仅自己会累坏,更会导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季汉从诸葛亮死后,所用的大臣都不是季汉立国之后培养的年轻人,所以蒋琬费祎董厥相继死后,季汉就没有可以挑大梁的人才了。
所以对于身居高位者而言,才能不需要惊天动地,但是心胸一定要宽广,为人要温和,可以接受比自己能干的下属存在,并且培养他接任自己的位置,这样的人虽然少,但是朝廷中的高位也不多,有这样的人配这样的高位,才是最合适的搭配,一个年长的长者带着一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用他们,但是也同时不断地教导和约束他们,这样,年轻人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成长。
但是侯总长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心胸不够宽广,为人瑕疵必报,这样的人可为一军之将,但是却绝对不能为一国之相,房相公和杜相公都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大唐才能有这样的发展,若是侯总长担任宰相,估计朝廷不久之后就会发生党争。”
李二陛下听完之后看了苏宁好一会儿,面色逐渐放缓,坐直了身子,这才问道:“你说的话也是我心中所想,侯君集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我才如此爱护他,可是他太不知进退,我都已经宣布军政分开,可他还想凭军人身份担任宰相,我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打算把侯君集从参谋总长的位置上调开,你有什么好主意?”
苏宁心中一凛,面色不改道:“这个,臣委实不知,臣说这些话只是出于公道之心,不希望大唐落入混乱之境地,所以才会有此说,至于方法,臣当真没有好方法,也希望陛下有更温和的方法处理这件事情,不要伤了功臣的心。”
李二陛下微微放下了心,脸上露出微笑,说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为难你了,那么,你认为除了侯君集以外,大唐诸将,还有何人可为参谋总长一职?说出来给我做个参考,你看人一向很准,薛礼,王玄策,都是一时俊杰。”
苏宁仔细想了想,说道:“若要凭军略才能,大唐诸将中,可以胜任参谋总长一职的不在少数,但是若是从心胸和处事方法来看,最适合的人是李世绩将军,李世绩将军为人谦和,处事公道,以德服人,不会以势压人,更不恋权,而且战功赫赫,有他在,可以很好的团结诸将。”
李二陛下微微点点头,说道:“你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最合适的人,除了侯君集,也只剩下懋功了。”
苏宁笑道:“其实真正最合适的人还是师尊,只是师尊已经不问政事,臣也不希望师尊再牵扯这些事情,师尊年纪大了,应该养老了。”
在大唐,若论名将,李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李二陛下也没有异议,只是苏宁这小子真是聪明,一句话就在告诉自己李靖已经不问政事,不要把事情引到他的身上,呵呵,还真是知恩图报啊,这样维护李靖,嗯,但愿你以后也能这样对待承乾把!这小子如今的话我却也不能当作耳旁风,对付侯君集,也不能用李靖了,那该用谁呢?
李二陛下还真的有再用一次李靖的想法,不过苏宁既然察觉了,就不能这样,否则苏宁肯定要闹腾,君臣不和,不是他想看见的,更别提苏宁了。
“对了,侯君集之所以要请战,也有一些不得不注意的原因在里面,你也知道普及蒙学的事情让山东和北地还有江南都很不满,为了平息民怨,我也只能提前把朝廷预留的十万战俘用到那些地方,先把劳动改造普及了,但是这却让朝廷非常缺乏战俘,所以,对外开战也必须要考虑一下了。”李二陛下这样说道。
苏宁疑惑道:“蜀中二十万僚人也不够用吗?”
李二陛下说道:“二十万僚人用来补偿蜀中,已经在蜀中普及劳动改造了,倒是无法出蜀,否则,朝廷何须如此担忧?但是这样也好,军中请战之人不在少数,太久没有打仗了,对国民倒是好事,但是对军队而言却不是好事,现在有了战俘运送粮草,粮草也足够,倒是不用征发民夫扰民,所以军中请战之人很多,纷纷希望开疆拓土,让我很是为难啊!”
苏宁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陛下,可否考虑一下,吐谷浑?”RS
S
好不容易确立起来的体制,李二当然不会自己把它打破,哪怕对象是他的心腹重臣侯君集也是万万不可以的,侯君集很重要,但是朝政更重要,他不允许任何超过自己控制的情况发生,而侯君集想要做宰相就是这个情况!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非常能干的臣子,他们一点儿错误都没有,凭什么将他们拉下宰相的职位,而让侯君集担任宰相?担任宰相侯君集很在行吗?他读过书吗?他识很多字吗?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文化水平如此之低,有何颜面担任宰相?
这是李二陛下的心里话,当然不能说出来,这就等于是在侮辱臣子了,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侮辱臣子,否则就算是侯君集,也会引得群臣不满,所以李二陛下只是暗地里发发牢骚,并没有说很多的话,但是随后的情况却让李二陛下有些恼怒,连着三名将领入宫求见李二陛下,请求李二陛下派遣侯君集对外作战,抓捕战俘以补长安之缺失。
一个人请命还不够,居然还要让自己的属下也来请命?这是在威胁我吗?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的理智快要被磨灭了,身为武将妄图做宰相已经是大逆不道了,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不与你计较,但是,你居然敢结党营私?还是在军中?!
结党之事历来都是皇帝的大忌讳,汉代的党锢之祸就是皇帝觉得文臣结党的势力太大,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所以才会重用阉人对抗党人,并不是什么皇帝昏聩的原因,正是因为皇帝还清醒,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阉人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只能依靠皇帝,所以历史上一旦出现大臣的实力太强而皇帝的实力比较弱小的情况,就会出现皇帝利用阉人对抗大臣的事情,宦官作乱情况最严重的时代是东汉和唐代,还有北宋末期和明代。
东汉是世家势力太过庞大,皇帝需要利用宦官对抗世家,而唐代则是军阀势力强大所以要用到宦官,宋代是文人集团党争太过激烈要用到宦官,明代也是文人集团实力太过庞大才会用到宦官,无一不是有原因的,而综合判断一下,不是军人干政就是文人掌军,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才会间接地引发宦官之祸,若是军政分开当不会有此祸患。
唐代前期,在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联手操控之下,朝堂上并没有结党的事情发生,军队安心的拓边征战,文官安心的治国理政,宦官则安心的做宦官,这才相安无事,从唐玄宗登位开始,节度使制度开始兴盛,加上唐玄宗晚期不理朝政,高力士才成为唐代宦官之祸的开启之人,而安史之乱以后,军阀势力强大,皇帝的力量大为衰落,这是唐代宦官之祸的起源。
但是现在还没有,不但没有宦官之祸,也没有军人干政,没有文人掌军,大家都相安无事,你侯君集偏偏要冒出头对政务进行干预,你已经是一个参谋总长,李二陛下以下军队的最高统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还想要什么?不知道知足才是官场之大忌,羡慕李靖出将入相,你可知道李靖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出将入相的人大多数没有好下场,要么死,比如陆逊,要么篡权,比如曹操,还有第三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皇帝太强大,臣子知进退,才有好的结果,你侯君集看不到李靖为了保命付出了什么代价吗?李二陛下真的很失望,相当失望,好不容易把李靖从掌军之高位扳下来,把不相信的人赶走,让相信的侯君集登上高位以掌握军队,谁知道侯君集太让他失望了。
所以当李二陛下看到苏宁前来的时候就是一脸的冷意:“你也是来给侯君集说情的?”
苏宁一愣,还以为李二陛下知道了侯君集昨夜去他家里面痛诉自己的心意好几个小时,今天早上才离开,于是说道:“并不是这样,只是昨夜侯总长在臣的府上喝醉了,又说了很多的话,今天早上才走,所以臣觉得有些事情要和陛下说一说。”
李二陛下一拍桌子:“侯君集欺我太甚!当真以为我不敢动他吗?!居然还跑到你的府上?!你是不是给他做说客的?如果是的话那就不用说了!”
苏宁心想李二陛下的怒火怎么这么大?就算不知道那件事情也不应该这样愤怒啊,于是问道:“陛下为何如此恼怒?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李二陛下怒道:“算上你,已经是第四个人来给他做说客了,苏宁,你太让我失望了,你居然也来做他的说客?他给了你什么好处?他当了宰相有你一份吗?!”
苏宁连忙摆手道:“陛下误会了,臣可不是来做说客的,虽然侯总长认为陛下会听臣的建议,但是臣并不是来做说客的。”
李二陛下面色上的怒气渐渐散去,而后冷哼一声道:“你且说说,你来是做什么的?侯君集昨夜和你说了什么,统统告诉我!”
苏宁点头道:“侯总长昨夜的确是来让臣帮他说一说,让他率军出征,灭掉一个国家,他回来就可以凭借这个功劳坐上宰相,然后还许诺给臣不少好处,这个,陛下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李二陛下铁青着脸点点头:“太不象话了!不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吗?居然敢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还敢在军中结党!”
军中结党?侯老大,你的胆子真大。
腹诽了一句,苏宁接着说道:“臣也只是假意应承一下,但是有些事情臣却不得不和陛下明说,臣以为,侯总长为人,并不适合担任高位。”
李二陛下盯着苏宁冷冷说道:“说下去。”
苏宁点头道:“臣曾经说过,大唐若要发展,就需要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不断地进入朝堂,老年人胜在沉稳,却失去了锐气,年轻人富有锐气,却不够沉稳,只有双方互补,才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
而且大唐不应该学习季汉,学习诸葛亮,一个人连军中杖责二十以上的事情都要过问,大权独揽,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处理,这样不仅自己会累坏,更会导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季汉从诸葛亮死后,所用的大臣都不是季汉立国之后培养的年轻人,所以蒋琬费祎董厥相继死后,季汉就没有可以挑大梁的人才了。
所以对于身居高位者而言,才能不需要惊天动地,但是心胸一定要宽广,为人要温和,可以接受比自己能干的下属存在,并且培养他接任自己的位置,这样的人虽然少,但是朝廷中的高位也不多,有这样的人配这样的高位,才是最合适的搭配,一个年长的长者带着一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用他们,但是也同时不断地教导和约束他们,这样,年轻人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成长。
但是侯总长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的心胸不够宽广,为人瑕疵必报,这样的人可为一军之将,但是却绝对不能为一国之相,房相公和杜相公都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大唐才能有这样的发展,若是侯总长担任宰相,估计朝廷不久之后就会发生党争。”
李二陛下听完之后看了苏宁好一会儿,面色逐渐放缓,坐直了身子,这才问道:“你说的话也是我心中所想,侯君集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我才如此爱护他,可是他太不知进退,我都已经宣布军政分开,可他还想凭军人身份担任宰相,我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打算把侯君集从参谋总长的位置上调开,你有什么好主意?”
苏宁心中一凛,面色不改道:“这个,臣委实不知,臣说这些话只是出于公道之心,不希望大唐落入混乱之境地,所以才会有此说,至于方法,臣当真没有好方法,也希望陛下有更温和的方法处理这件事情,不要伤了功臣的心。”
李二陛下微微放下了心,脸上露出微笑,说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为难你了,那么,你认为除了侯君集以外,大唐诸将,还有何人可为参谋总长一职?说出来给我做个参考,你看人一向很准,薛礼,王玄策,都是一时俊杰。”
苏宁仔细想了想,说道:“若要凭军略才能,大唐诸将中,可以胜任参谋总长一职的不在少数,但是若是从心胸和处事方法来看,最适合的人是李世绩将军,李世绩将军为人谦和,处事公道,以德服人,不会以势压人,更不恋权,而且战功赫赫,有他在,可以很好的团结诸将。”
李二陛下微微点点头,说道:“你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最合适的人,除了侯君集,也只剩下懋功了。”
苏宁笑道:“其实真正最合适的人还是师尊,只是师尊已经不问政事,臣也不希望师尊再牵扯这些事情,师尊年纪大了,应该养老了。”
在大唐,若论名将,李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李二陛下也没有异议,只是苏宁这小子真是聪明,一句话就在告诉自己李靖已经不问政事,不要把事情引到他的身上,呵呵,还真是知恩图报啊,这样维护李靖,嗯,但愿你以后也能这样对待承乾把!这小子如今的话我却也不能当作耳旁风,对付侯君集,也不能用李靖了,那该用谁呢?
李二陛下还真的有再用一次李靖的想法,不过苏宁既然察觉了,就不能这样,否则苏宁肯定要闹腾,君臣不和,不是他想看见的,更别提苏宁了。
“对了,侯君集之所以要请战,也有一些不得不注意的原因在里面,你也知道普及蒙学的事情让山东和北地还有江南都很不满,为了平息民怨,我也只能提前把朝廷预留的十万战俘用到那些地方,先把劳动改造普及了,但是这却让朝廷非常缺乏战俘,所以,对外开战也必须要考虑一下了。”李二陛下这样说道。
苏宁疑惑道:“蜀中二十万僚人也不够用吗?”
李二陛下说道:“二十万僚人用来补偿蜀中,已经在蜀中普及劳动改造了,倒是无法出蜀,否则,朝廷何须如此担忧?但是这样也好,军中请战之人不在少数,太久没有打仗了,对国民倒是好事,但是对军队而言却不是好事,现在有了战俘运送粮草,粮草也足够,倒是不用征发民夫扰民,所以军中请战之人很多,纷纷希望开疆拓土,让我很是为难啊!”
苏宁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陛下,可否考虑一下,吐谷浑?”R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