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中文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505章 这老头子养成了能听出别人心声的本事?
第1505章 这老头子养成了能听出别人心声的本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最新章节!
大安宫是李二在修建大明宫之时,仿照太安宫所建。
他们很清楚,李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回宫转上一圈。
总不能老头子回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在刘瑾的指引下,李渊带着一众老兄弟,朝着大安宫的方向走去。
说来稀奇,自打大明宫建好之后,李渊还是头一次过来。
和身后那群老头一样,李渊东看看西看看,满脸的新奇。
主要是因为,大明宫多了一些,太极宫没有的设施。
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茅房多了。
要知道,武德年间,宫里是没有茅房的。
之所以在皇宫之中盖茅房,还是李二见了柳白家,觉得方便,这才找人专门盖的。
在此之前,都是那恭桶了事。
每天清晨,掖庭局的人会派专人,到各个宫殿去收集秽物。
有意思的是,皇帝拉出来的不能直接运出城去,而是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现在不一样了。
每走一会儿,就能看见一座盖得格外别致的茅房。
虽说对比其他的宫殿,显得矬了点,但比外边那些王宫贵胄,文武大臣家里的茅房,还是要华丽得多的。
“老哥哥,且慢一步!”
后边有个老头子憋不住了,知会了李渊一声,朝着茅房跑去。
刘瑾脸色微变。
这世上,岂有让太上皇等着别人出恭的道理?
令他没想到的是,李渊就势往地上盘腿一坐,直接跟后边的老头子们,唠起了家常。
刘瑾一阵无语的同时,又不仅有些佩服。
他对李渊两父子,已经到了相当了解的地步。
若是把李渊的境遇,放在李二身上,估计他没有这么大的胸襟,能放下帝王的架子,真正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上了茅房,接着往大安宫走。
见李渊有些气喘,刘瑾小心翼翼的说道:“太上皇,要不要准备仪仗?”
李渊白了他一眼,道:“让老夫一人坐仪仗,兄弟们都跟在后边走着?”
他挥手催促刘瑾。
刘瑾只得低头继续走路。
“也不知陛下出没出去...”
刘瑾心中想道。
“这时辰,你们家皇帝应该才出宫门没多久。”
刘瑾悚然一惊,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难不成,这老头子养成了能听出别人心声的本事?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李渊嘿然一笑,道:“有人总拿老夫当傻子忽悠,就算老夫真傻,也不瞎,真当刚才老夫没在门口看见那小子?”
刘瑾尴尬的笑了笑,道:“太上皇精明...”
“老夫不愿为难你这小猴崽子,既然他不在,总不能白来一趟,去尚膳监叫一桌上好的席面,老夫在宫里,等着那厮回来!”
“奴婢遵命...”
刘瑾暗暗叫苦。
打定主意,一会儿先去尚膳监安排饭食,然后赶紧找人去书院,给皇帝报信。
这父子两人,怕是又要起争端了...
...
李二独自一人出了丹凤门,没有雇马车。
溜达几步,有利于身体健康。
大姑娘还有看腻的一天,唯独民间的故事,他这辈子都看不腻。
都是政绩!
安全问题不是他需要操心的。
远远看去,就是他一个人在瞎溜达。
实际上,周围不知道有多少换了便装的大内侍卫。
本来是想直接去书院的,不知不觉间,却是溜达到了东宫边上。
太极宫和大明宫本就离得不远,总共也就几步路。
大明宫的西南角,紧挨着太极宫的东北角。
不过,若是从正门出从正门进,那就太远了。
大明宫的东宫,还没有来得及修建。
也就是说,李承乾还住在太极宫的东宫之中。
看着东宫长满杂草的墙头,李二生出几分,进去瞧瞧李承乾的心思。
这一年来,父子两个相见,要么在宣政殿,要么在紫宸殿。
也不知,不上朝的时候,李承乾都会做些什么。
李二学自己的老爹,给儿子来一个突然袭击。
他倒不傻,生怕李渊派人去书院把他叫回去。
估计李渊怎么都想不到,他跑到东宫来了。
东宫,建福门!
李二拎着半斤糕点,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他穿私服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提前通知的习惯。
像这种情况,早就有人帮他知会门口的侍卫了。
“看来,东宫还真是要好好修一修,把这修好了,大明宫内就不用再预备东宫的地方了...”
李二一边走一边看。
他住得离东宫不远,可自登基以后,总共也就来过东宫三次而已。
和武德四年时来东宫的情况差不多,该破的地方,还是挺破。
原来,不只是外边的墙头上长草,各个宫殿上也长草了...
进来老半天,连半个人影都没看见。
只是在角楼的方向,能影影绰绰看到几个巡逻的侍卫。
事实上,东宫一点都不小。
大概占据了太极宫的四分之一。
按照典制,东宫体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属于东宫的佐政系统。
其次,是左右春坊。
最后,则是詹事府。
这三个部分,本就是依照三省六部所建,俨然就是个小朝廷。
为的是提前锻炼一下太子的执政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三寺、诸监和太子左右卫、诸率府。
典制所书,东宫可有属员两千两百五十人,这还没算上太子左右卫和诸率府的兵丁。
可实际上,李承乾的东宫,加起来连五百人都到不了。
因为贞观六年的时候,李承乾将东宫大部分属员都割裂了出去。
包括九牧监,太子左、右清道率府,乃至太子左、右内率府,但凡是跟军方沾点关系的,李承乾一律不要!
这是一种绝对的自信。
同样,也是向李二表忠心的一种体现。
唯一留下,给东宫看门的太子左右卫,也被他削减了很大一部分,充入陇右边镇。
在别人眼中,李承乾绝对是储君的典范!
可落在亲爹眼中,免不了会有点心酸。
李二独自一人,在东宫里溜达了大半个时辰,竟然还是没看到人影...
他嘟囔了几声,揉了揉肚子,看了一眼手中的糕点盒,叹了口气。
“罢了,直接去崇仁殿吧...”
大安宫是李二在修建大明宫之时,仿照太安宫所建。
他们很清楚,李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回宫转上一圈。
总不能老头子回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在刘瑾的指引下,李渊带着一众老兄弟,朝着大安宫的方向走去。
说来稀奇,自打大明宫建好之后,李渊还是头一次过来。
和身后那群老头一样,李渊东看看西看看,满脸的新奇。
主要是因为,大明宫多了一些,太极宫没有的设施。
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茅房多了。
要知道,武德年间,宫里是没有茅房的。
之所以在皇宫之中盖茅房,还是李二见了柳白家,觉得方便,这才找人专门盖的。
在此之前,都是那恭桶了事。
每天清晨,掖庭局的人会派专人,到各个宫殿去收集秽物。
有意思的是,皇帝拉出来的不能直接运出城去,而是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现在不一样了。
每走一会儿,就能看见一座盖得格外别致的茅房。
虽说对比其他的宫殿,显得矬了点,但比外边那些王宫贵胄,文武大臣家里的茅房,还是要华丽得多的。
“老哥哥,且慢一步!”
后边有个老头子憋不住了,知会了李渊一声,朝着茅房跑去。
刘瑾脸色微变。
这世上,岂有让太上皇等着别人出恭的道理?
令他没想到的是,李渊就势往地上盘腿一坐,直接跟后边的老头子们,唠起了家常。
刘瑾一阵无语的同时,又不仅有些佩服。
他对李渊两父子,已经到了相当了解的地步。
若是把李渊的境遇,放在李二身上,估计他没有这么大的胸襟,能放下帝王的架子,真正跟乡亲们打成一片...
上了茅房,接着往大安宫走。
见李渊有些气喘,刘瑾小心翼翼的说道:“太上皇,要不要准备仪仗?”
李渊白了他一眼,道:“让老夫一人坐仪仗,兄弟们都跟在后边走着?”
他挥手催促刘瑾。
刘瑾只得低头继续走路。
“也不知陛下出没出去...”
刘瑾心中想道。
“这时辰,你们家皇帝应该才出宫门没多久。”
刘瑾悚然一惊,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难不成,这老头子养成了能听出别人心声的本事?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李渊嘿然一笑,道:“有人总拿老夫当傻子忽悠,就算老夫真傻,也不瞎,真当刚才老夫没在门口看见那小子?”
刘瑾尴尬的笑了笑,道:“太上皇精明...”
“老夫不愿为难你这小猴崽子,既然他不在,总不能白来一趟,去尚膳监叫一桌上好的席面,老夫在宫里,等着那厮回来!”
“奴婢遵命...”
刘瑾暗暗叫苦。
打定主意,一会儿先去尚膳监安排饭食,然后赶紧找人去书院,给皇帝报信。
这父子两人,怕是又要起争端了...
...
李二独自一人出了丹凤门,没有雇马车。
溜达几步,有利于身体健康。
大姑娘还有看腻的一天,唯独民间的故事,他这辈子都看不腻。
都是政绩!
安全问题不是他需要操心的。
远远看去,就是他一个人在瞎溜达。
实际上,周围不知道有多少换了便装的大内侍卫。
本来是想直接去书院的,不知不觉间,却是溜达到了东宫边上。
太极宫和大明宫本就离得不远,总共也就几步路。
大明宫的西南角,紧挨着太极宫的东北角。
不过,若是从正门出从正门进,那就太远了。
大明宫的东宫,还没有来得及修建。
也就是说,李承乾还住在太极宫的东宫之中。
看着东宫长满杂草的墙头,李二生出几分,进去瞧瞧李承乾的心思。
这一年来,父子两个相见,要么在宣政殿,要么在紫宸殿。
也不知,不上朝的时候,李承乾都会做些什么。
李二学自己的老爹,给儿子来一个突然袭击。
他倒不傻,生怕李渊派人去书院把他叫回去。
估计李渊怎么都想不到,他跑到东宫来了。
东宫,建福门!
李二拎着半斤糕点,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他穿私服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提前通知的习惯。
像这种情况,早就有人帮他知会门口的侍卫了。
“看来,东宫还真是要好好修一修,把这修好了,大明宫内就不用再预备东宫的地方了...”
李二一边走一边看。
他住得离东宫不远,可自登基以后,总共也就来过东宫三次而已。
和武德四年时来东宫的情况差不多,该破的地方,还是挺破。
原来,不只是外边的墙头上长草,各个宫殿上也长草了...
进来老半天,连半个人影都没看见。
只是在角楼的方向,能影影绰绰看到几个巡逻的侍卫。
事实上,东宫一点都不小。
大概占据了太极宫的四分之一。
按照典制,东宫体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属于东宫的佐政系统。
其次,是左右春坊。
最后,则是詹事府。
这三个部分,本就是依照三省六部所建,俨然就是个小朝廷。
为的是提前锻炼一下太子的执政能力。
除此之外,还有三寺、诸监和太子左右卫、诸率府。
典制所书,东宫可有属员两千两百五十人,这还没算上太子左右卫和诸率府的兵丁。
可实际上,李承乾的东宫,加起来连五百人都到不了。
因为贞观六年的时候,李承乾将东宫大部分属员都割裂了出去。
包括九牧监,太子左、右清道率府,乃至太子左、右内率府,但凡是跟军方沾点关系的,李承乾一律不要!
这是一种绝对的自信。
同样,也是向李二表忠心的一种体现。
唯一留下,给东宫看门的太子左右卫,也被他削减了很大一部分,充入陇右边镇。
在别人眼中,李承乾绝对是储君的典范!
可落在亲爹眼中,免不了会有点心酸。
李二独自一人,在东宫里溜达了大半个时辰,竟然还是没看到人影...
他嘟囔了几声,揉了揉肚子,看了一眼手中的糕点盒,叹了口气。
“罢了,直接去崇仁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