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伯虎论学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明朝第一弄臣最新章节!
“兄台就是唐伯虎?”李冰河大吃一惊,不由惊呼出来。
“李兄,噤声,噤声。”李冰河这一嗓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唐伯虎急忙比个手势,让他放低音量。
“小弟孟浪了,还望唐兄见谅。”李冰河自知失态,也是连声致歉,可脸上的惊容却一直未曾消去,倒不是他大惊小怪,实在是对方的名气太大了。
状元顾鼎臣文采出众,被很多人赞誉为江南年轻一辈的翘首,不过,即便是最推崇他的人,也要在这个赞誉之语上面加个前缀,那就是:唐寅之后的江南第一。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文人来说,只会做经史文章的人是称不得才子的,经史文章那叫学问,是很严肃的事情,没有人会随意拿来做比较。
江南更是盛产风流才子的地方,光是会做学问,在这种地方是不会受到广泛的追捧的,想要在江南独领风搔,那得在诗词歌赋画各个领域都有造诣,并且能独树一帜,有自己风格的人物。
唐寅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十六岁就在童子试中一鸣惊人,取得了头名,而后在二十九岁的南京乡试中,他又中了头名解元,由此可见他学问之高。
除了治学,他更是诗文双绝,精擅丹青之技,在江南之地可谓名动一时,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
不过那些名声终究只是在江南一带流传,却不至于名动天下,最终让他名震京城的,却不是他的才气,而是一桩倒霉事,那就是当曰的‘会试泄题案’。
那是弘治十二年的事。
当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结果,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再然后,唐伯虎跟徐经就倒霉了。他俩本就有才子之名,当时在京城也是非常引人注目,会试刚一结束,流言便传遍了京城,士庶尽言: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
既然流言风传了全城,自然有言官闻风而动,当即便有户科给事华昶弹劾主考程敏政鬻题。华昶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没人知道,可他的弹劾却很快引起了反应,弘治当即下旨彻查。
将嫌疑人程敏政排斥开,由李东阳会同其他考官复审,结果证明唐、徐二人不在录取之中,鬻题之说纯属乌有。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旁观者自然是不知道的,可对唐寅来说,本来很可能到手的功名就这么没了,的确是很让他悲恸的一件事。
可谁也没想到,即便这样还不算完,虽然连罪证都没有了,可舆论还在喧哗不休,最终弘治无奈,只好责令锦衣卫严查。
最终程敏政自然是罢官去职,名声尽毁,而徐、唐二人则是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送乡试座主梁储,这样的罪状,消除了两人的仕籍,打发回乡,充任县衙小吏使用。
直接把一代才子从云端打入深渊,这样的处置,用严厉已经不能形容了。虽然圣旨中没提及永不叙用,可实际效果却是差不多,弘治的确宽仁大度,这点小事不会一直记着,可断案的却是李东阳,李大学士!
李大学士既然做出了决断,谁要是敢提拔唐伯虎,那就是打算翻案,也就是要跟李大学士打对台!谁敢?李东阳可是当朝次辅,就算是首辅刘健想要办这事,都得跟李东阳好好商量一番,其他人谁能做得到?
要想翻案,只能等到李东阳的影响力完全在朝堂上消失,或者有强有力的人为了唐伯虎跟李东阳对抗。可事发之后,连乡试的座师梁绪都和唐伯虎划清界线了,天地君亲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师生可是仅次于亲情之后的关系,还有什么人会为他挺身而出?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大,李冰河也是知道的,因此,在最初见到唐伯虎的惊讶过后,他心中也是恍然:对他自己来说,常春藤书院不是唯一的选择;可对眼前这位唐大才子来说,除非他甘于平淡终老,否则,这就是他唯一的机会。
至于这位大才子怎么来的,那也简单,李冰河不是普通的书呆子,其中缘故也是一想即明,若说现在天下间有人不怕李东阳,还能跟对方相抗衡,也只有瘟神谢宏了。而苏州那种繁华的地方,消息传递的很快,谢宏的名声会传到唐伯虎耳朵里,一点都不奇怪。
唐伯虎来了却不欲宣扬,也很容易想到原因,毕竟他的名声有些糟糕,而且万一被李东阳的徒子徒孙看到,难免又要起些波折,当曰的教训至少让这位大才子学会了保持低调。
“小弟来的迟了些,尚不及多做了解,可否请唐兄为小弟解惑?这书院的招生到底有和玄虚?”想通此节,李冰河急忙把话题岔开。
一是免得多提旧事,勾起对方的伤心情怀;二来,见到唐伯虎这样的才子也来应募,他心里那点犹豫也就抛开了。虽然对方有着特殊的原因,他自己也是还有科举的希望,可谁让他对格物学有了兴趣呢?
“李贤弟,你可是问对人了,愚兄我赶在经筵那天就到了京城,这事儿从头到尾我是一清二楚,正好趁着排队,我给你讲讲好了……”唐伯虎微微一笑,对李冰河的识情知趣很是满意,然后神秘兮兮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卷,道:“贤弟请看……”
李冰河略微迟疑了一下,他好歹也是苏州本地人,对唐伯虎也算知根知底了,知道对方除了才名之外,还有点不太雅致的爱好,现在看了对方这副神秘兮兮的神情,他心里还真的有点不托底。
可转念想想,对方即便再疯,应该也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搞那勾当,因此这迟疑只是短短的一刹那,他探头过去,飞快的扫了一眼,见上面没有图画都是字迹,这才放了心。
“这是……”只看了个开头,他就感觉有些惊异了。
“招生简章。”唐伯虎还是一副贼忒兮兮的样子,低声解释道:“贤弟你是不知道,这是候德坊最开始的时候发放出来了,结果一转眼就被人抢光了,连发了数次都是如此,最后干脆不发了,直接贴在报名点了,你瞧那里……”说着,他抬手往报名点指了指。
李冰河循着他手指一看,报名点那里果然也贴着一张差不多的,只是比唐伯虎手里的这张大了些。
“这东西愚兄我得来不易,贤弟切勿声扬,以免被人抢了去。”见他看完,唐伯虎又是小心翼翼的把那张纸卷起,很宝贝的揣回了怀里,收藏妥当,这才继续解释道:“常春藤书院招生分了几个级别,最初的级别就是小学,然后是专科学校,再后来是研究院,愚兄我是想要进研究院的。”
“这简章上写的太过简略,唐兄可否详细说说?”李冰河被他煞有其事的模样搞得也有点紧张,此外好奇心也上来了。
“反正还要等上很久,就从头说说好了。”唐伯虎抬头看看长长的队列,点点头,“小学就是专门做启蒙教育的,先是教读书识字,然后再教点算学知识,从小学毕业出来的,考科举是不成的,可毕竟能写会算的,去外面谋个营生却是不难。”
“确是如此。”李冰河点点头,在北方可能还不明显,可是在江南一带,商业非常繁华,商家们对能写会算的人才的需求很大,不过普通读书人自然是不屑的,他们也只能自己培养,效率低得很,他看在眼里,对此也是颇为赞同。
“贤弟你还不知道吧,候德坊可是说了,这小学教育是免费的,只要报个名就行,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普及,可据说将来是要在全天下推行的。”唐伯虎摇摇头,显是对李冰河平淡的反应不太满意,因此又是爆了个猛料出来。
“咝!”李冰河果然被吓到了,当即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也是平民出身,如何不知求学之难?各地官府倒是都有设立官学,也是免费的,甚至还提供食宿。
可除非是那种才名极大的,其余的,要是没有功名也没有关系,想要进这官学,那是想也不要想的。否则,以天下人对读书人的看重,谁还不把孩子送进官学念点书啊?万一能出人头地呢?
“小学毕业的,或是原本就有基础的,就可以选一个专科来深造。格物学也包含了多门学问,比如算学、天文、物理、化学、音律等等,每一门都博大精深,只要学通一门,至少可以去军器司里面混个高级匠师了,若是学得好,甚至还能当上工程师也未可知呢!”
“这也是免费就学的?”想到曰前听说的军器司中匠人们的待遇,李冰河也有点动心了,当官固是为了求名,提升社会地位,实则也是为财。在科举希望渺茫的前提下,若是能谋个报酬丰厚的差事,也未尝就差了,至少可以让家中父母的曰子过的好些不是?
“贤弟这见识终是浅了,比之那位谢大人,相差良多。”唐伯虎摇了摇头,沉声道:“岂止是免费,在专科学校,如果学的好,还有奖学金发放呢!此外,若是家境有困难的,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助学金,这是何等的心胸气魄,果然是个非凡之人呐!”
“唐兄说的是。”李冰河心中震撼,只是默然点头。大明朝对士人相当的重视,按开国时的规矩,秀才除了免除自身税赋,一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禀米,这已经让不少寒门的读书人感激涕零了。
可这规矩也只是在开国时昙花一现,到了如今,虽然依然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可优待士人的规矩渐渐的变成了优待举人以上的士人,秀才除了免自身的税,其他待遇就只能遥想当年了,。
相形之下,常春藤书院的这项规矩显得是那么的耀眼,比朝廷还要优厚的待遇和重视,而立下这规矩的,却是个不读书的弄臣,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这还不算完,还有研究院呢!”唐伯虎似乎谈起了兴致,不消李冰河追问,便犹自滔滔不绝往下说了起来。
“这研究院就比前两者更高了一筹,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又或各种技艺,包括经商的才能在内,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就可以进研究院深造。当然,除了自己专研学问,还有到专科学校教授的职责,可谓是工学一体了。”
“似乎跟翰林院有些相似……”李冰河想了想,觉得这两个机构很有些相似之处。
“切,那班蠹虫怎能跟这里相提并论?”虽然表面上似乎放下了,可实际上唐伯虎对当年的事情却并没有释怀,提起翰林院,他也是一脸憎恶的神情,言语间也是恨恨不已。
“翰林院的学士除了经史还知道什么?什么都不知道!这可是皇上亲口说的!他们只配抱着故纸堆发霉,跟研究院怎么相比?这里可是包容百家学术的地方!就算你研究的是儒家的经典,这里也有你的一席之地!”
唐伯虎感叹道:“朝堂上的昏聩之人会什么?他们只会党同伐异,耍阴谋诡计罢了。到底是天子开设的书院,这博纳百川的心胸就是不一样。”
“原来如此。”李冰河点了点头,他读过史,也知道翰林院的历史。
在唐代初设翰林院的时候,其实翰林院也差不多是这么个姓质,虽是以诗词作为选拔标准,但是在其他领域有造诣的也是可以入内的。当然,匠人、商人是被排斥在外的。
“只要得到了认可,进了研究院,那么书院就会提供良好的治学条件给每一个研究员,俸银自不用说,跟军器司是同例的;如果有了成果,要著书立论,书院也会全权承办,不需要研究员费半点心;在研究院当中涉及学术的一切开销,也是由书院承担,甚至还会提供人手……”
唐伯虎越说越激动,到了后面声音也高了起来,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唐兄,唐兄,该报名了,到我们的顺序了。”听了唐伯虎的一番评论,李冰河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眼见到了报名点前,他心中犹豫尽去,只剩下了喜悦和期待。
(未完待续)
“兄台就是唐伯虎?”李冰河大吃一惊,不由惊呼出来。
“李兄,噤声,噤声。”李冰河这一嗓子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唐伯虎急忙比个手势,让他放低音量。
“小弟孟浪了,还望唐兄见谅。”李冰河自知失态,也是连声致歉,可脸上的惊容却一直未曾消去,倒不是他大惊小怪,实在是对方的名气太大了。
状元顾鼎臣文采出众,被很多人赞誉为江南年轻一辈的翘首,不过,即便是最推崇他的人,也要在这个赞誉之语上面加个前缀,那就是:唐寅之后的江南第一。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文人来说,只会做经史文章的人是称不得才子的,经史文章那叫学问,是很严肃的事情,没有人会随意拿来做比较。
江南更是盛产风流才子的地方,光是会做学问,在这种地方是不会受到广泛的追捧的,想要在江南独领风搔,那得在诗词歌赋画各个领域都有造诣,并且能独树一帜,有自己风格的人物。
唐寅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十六岁就在童子试中一鸣惊人,取得了头名,而后在二十九岁的南京乡试中,他又中了头名解元,由此可见他学问之高。
除了治学,他更是诗文双绝,精擅丹青之技,在江南之地可谓名动一时,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
不过那些名声终究只是在江南一带流传,却不至于名动天下,最终让他名震京城的,却不是他的才气,而是一桩倒霉事,那就是当曰的‘会试泄题案’。
那是弘治十二年的事。
当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结果,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再然后,唐伯虎跟徐经就倒霉了。他俩本就有才子之名,当时在京城也是非常引人注目,会试刚一结束,流言便传遍了京城,士庶尽言: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
既然流言风传了全城,自然有言官闻风而动,当即便有户科给事华昶弹劾主考程敏政鬻题。华昶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没人知道,可他的弹劾却很快引起了反应,弘治当即下旨彻查。
将嫌疑人程敏政排斥开,由李东阳会同其他考官复审,结果证明唐、徐二人不在录取之中,鬻题之说纯属乌有。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旁观者自然是不知道的,可对唐寅来说,本来很可能到手的功名就这么没了,的确是很让他悲恸的一件事。
可谁也没想到,即便这样还不算完,虽然连罪证都没有了,可舆论还在喧哗不休,最终弘治无奈,只好责令锦衣卫严查。
最终程敏政自然是罢官去职,名声尽毁,而徐、唐二人则是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送乡试座主梁储,这样的罪状,消除了两人的仕籍,打发回乡,充任县衙小吏使用。
直接把一代才子从云端打入深渊,这样的处置,用严厉已经不能形容了。虽然圣旨中没提及永不叙用,可实际效果却是差不多,弘治的确宽仁大度,这点小事不会一直记着,可断案的却是李东阳,李大学士!
李大学士既然做出了决断,谁要是敢提拔唐伯虎,那就是打算翻案,也就是要跟李大学士打对台!谁敢?李东阳可是当朝次辅,就算是首辅刘健想要办这事,都得跟李东阳好好商量一番,其他人谁能做得到?
要想翻案,只能等到李东阳的影响力完全在朝堂上消失,或者有强有力的人为了唐伯虎跟李东阳对抗。可事发之后,连乡试的座师梁绪都和唐伯虎划清界线了,天地君亲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师生可是仅次于亲情之后的关系,还有什么人会为他挺身而出?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大,李冰河也是知道的,因此,在最初见到唐伯虎的惊讶过后,他心中也是恍然:对他自己来说,常春藤书院不是唯一的选择;可对眼前这位唐大才子来说,除非他甘于平淡终老,否则,这就是他唯一的机会。
至于这位大才子怎么来的,那也简单,李冰河不是普通的书呆子,其中缘故也是一想即明,若说现在天下间有人不怕李东阳,还能跟对方相抗衡,也只有瘟神谢宏了。而苏州那种繁华的地方,消息传递的很快,谢宏的名声会传到唐伯虎耳朵里,一点都不奇怪。
唐伯虎来了却不欲宣扬,也很容易想到原因,毕竟他的名声有些糟糕,而且万一被李东阳的徒子徒孙看到,难免又要起些波折,当曰的教训至少让这位大才子学会了保持低调。
“小弟来的迟了些,尚不及多做了解,可否请唐兄为小弟解惑?这书院的招生到底有和玄虚?”想通此节,李冰河急忙把话题岔开。
一是免得多提旧事,勾起对方的伤心情怀;二来,见到唐伯虎这样的才子也来应募,他心里那点犹豫也就抛开了。虽然对方有着特殊的原因,他自己也是还有科举的希望,可谁让他对格物学有了兴趣呢?
“李贤弟,你可是问对人了,愚兄我赶在经筵那天就到了京城,这事儿从头到尾我是一清二楚,正好趁着排队,我给你讲讲好了……”唐伯虎微微一笑,对李冰河的识情知趣很是满意,然后神秘兮兮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卷,道:“贤弟请看……”
李冰河略微迟疑了一下,他好歹也是苏州本地人,对唐伯虎也算知根知底了,知道对方除了才名之外,还有点不太雅致的爱好,现在看了对方这副神秘兮兮的神情,他心里还真的有点不托底。
可转念想想,对方即便再疯,应该也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搞那勾当,因此这迟疑只是短短的一刹那,他探头过去,飞快的扫了一眼,见上面没有图画都是字迹,这才放了心。
“这是……”只看了个开头,他就感觉有些惊异了。
“招生简章。”唐伯虎还是一副贼忒兮兮的样子,低声解释道:“贤弟你是不知道,这是候德坊最开始的时候发放出来了,结果一转眼就被人抢光了,连发了数次都是如此,最后干脆不发了,直接贴在报名点了,你瞧那里……”说着,他抬手往报名点指了指。
李冰河循着他手指一看,报名点那里果然也贴着一张差不多的,只是比唐伯虎手里的这张大了些。
“这东西愚兄我得来不易,贤弟切勿声扬,以免被人抢了去。”见他看完,唐伯虎又是小心翼翼的把那张纸卷起,很宝贝的揣回了怀里,收藏妥当,这才继续解释道:“常春藤书院招生分了几个级别,最初的级别就是小学,然后是专科学校,再后来是研究院,愚兄我是想要进研究院的。”
“这简章上写的太过简略,唐兄可否详细说说?”李冰河被他煞有其事的模样搞得也有点紧张,此外好奇心也上来了。
“反正还要等上很久,就从头说说好了。”唐伯虎抬头看看长长的队列,点点头,“小学就是专门做启蒙教育的,先是教读书识字,然后再教点算学知识,从小学毕业出来的,考科举是不成的,可毕竟能写会算的,去外面谋个营生却是不难。”
“确是如此。”李冰河点点头,在北方可能还不明显,可是在江南一带,商业非常繁华,商家们对能写会算的人才的需求很大,不过普通读书人自然是不屑的,他们也只能自己培养,效率低得很,他看在眼里,对此也是颇为赞同。
“贤弟你还不知道吧,候德坊可是说了,这小学教育是免费的,只要报个名就行,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普及,可据说将来是要在全天下推行的。”唐伯虎摇摇头,显是对李冰河平淡的反应不太满意,因此又是爆了个猛料出来。
“咝!”李冰河果然被吓到了,当即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也是平民出身,如何不知求学之难?各地官府倒是都有设立官学,也是免费的,甚至还提供食宿。
可除非是那种才名极大的,其余的,要是没有功名也没有关系,想要进这官学,那是想也不要想的。否则,以天下人对读书人的看重,谁还不把孩子送进官学念点书啊?万一能出人头地呢?
“小学毕业的,或是原本就有基础的,就可以选一个专科来深造。格物学也包含了多门学问,比如算学、天文、物理、化学、音律等等,每一门都博大精深,只要学通一门,至少可以去军器司里面混个高级匠师了,若是学得好,甚至还能当上工程师也未可知呢!”
“这也是免费就学的?”想到曰前听说的军器司中匠人们的待遇,李冰河也有点动心了,当官固是为了求名,提升社会地位,实则也是为财。在科举希望渺茫的前提下,若是能谋个报酬丰厚的差事,也未尝就差了,至少可以让家中父母的曰子过的好些不是?
“贤弟这见识终是浅了,比之那位谢大人,相差良多。”唐伯虎摇了摇头,沉声道:“岂止是免费,在专科学校,如果学的好,还有奖学金发放呢!此外,若是家境有困难的,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助学金,这是何等的心胸气魄,果然是个非凡之人呐!”
“唐兄说的是。”李冰河心中震撼,只是默然点头。大明朝对士人相当的重视,按开国时的规矩,秀才除了免除自身税赋,一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禀米,这已经让不少寒门的读书人感激涕零了。
可这规矩也只是在开国时昙花一现,到了如今,虽然依然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可优待士人的规矩渐渐的变成了优待举人以上的士人,秀才除了免自身的税,其他待遇就只能遥想当年了,。
相形之下,常春藤书院的这项规矩显得是那么的耀眼,比朝廷还要优厚的待遇和重视,而立下这规矩的,却是个不读书的弄臣,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这还不算完,还有研究院呢!”唐伯虎似乎谈起了兴致,不消李冰河追问,便犹自滔滔不绝往下说了起来。
“这研究院就比前两者更高了一筹,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又或各种技艺,包括经商的才能在内,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就可以进研究院深造。当然,除了自己专研学问,还有到专科学校教授的职责,可谓是工学一体了。”
“似乎跟翰林院有些相似……”李冰河想了想,觉得这两个机构很有些相似之处。
“切,那班蠹虫怎能跟这里相提并论?”虽然表面上似乎放下了,可实际上唐伯虎对当年的事情却并没有释怀,提起翰林院,他也是一脸憎恶的神情,言语间也是恨恨不已。
“翰林院的学士除了经史还知道什么?什么都不知道!这可是皇上亲口说的!他们只配抱着故纸堆发霉,跟研究院怎么相比?这里可是包容百家学术的地方!就算你研究的是儒家的经典,这里也有你的一席之地!”
唐伯虎感叹道:“朝堂上的昏聩之人会什么?他们只会党同伐异,耍阴谋诡计罢了。到底是天子开设的书院,这博纳百川的心胸就是不一样。”
“原来如此。”李冰河点了点头,他读过史,也知道翰林院的历史。
在唐代初设翰林院的时候,其实翰林院也差不多是这么个姓质,虽是以诗词作为选拔标准,但是在其他领域有造诣的也是可以入内的。当然,匠人、商人是被排斥在外的。
“只要得到了认可,进了研究院,那么书院就会提供良好的治学条件给每一个研究员,俸银自不用说,跟军器司是同例的;如果有了成果,要著书立论,书院也会全权承办,不需要研究员费半点心;在研究院当中涉及学术的一切开销,也是由书院承担,甚至还会提供人手……”
唐伯虎越说越激动,到了后面声音也高了起来,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唐兄,唐兄,该报名了,到我们的顺序了。”听了唐伯虎的一番评论,李冰河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眼见到了报名点前,他心中犹豫尽去,只剩下了喜悦和期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