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少年周瑜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回到三国打天下最新章节!
收得张仲景之后,身边有芷清与张机两位高明至极的医师相助,也使得老刘救助疫区灾民的进度大大加快。尽管基本跑遍了九江与庐江两郡大部分受灾的地方,但是前后也不过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比老刘自己预期要在三个月左右完成这一任务的时间几乎整整提前了一半。
看到各地百姓的生活都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而荒芜已久的农田也开始有农民补种蔬菜和庄稼。更有大批当初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也在陆续返回家园,老刘的心里也放心了。因此在离开历阳大约五十天之后,老刘带着全柔等人,还有刚刚下定决心追随老刘的张仲景一道,赶回了合肥城,并准备尽快返回扬州治所历阳城。
不过在离开合肥之前,老刘还专门去了一趟庐江郡的舒县。至于他前往舒县的目的,并不是因为那里是疫区,前去救治病人,而是为了见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周瑜周公瑾。
跟着老刘前往舒县的全柔和文丑都不知道老刘前来舒县的目的,不过现在全柔对于耽罗王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因此老刘一发话,他便二话未说,带着老刘与文丑在几名亲卫队员的护送下,经过一天的奔波,便于当天晚上来到了舒县的县衙之中。
听说是正在救治受灾百姓的耽罗王到了,而且还有州里的别驾从事全柔陪同,舒县县令郑贲急忙将几人接入县衙,在向老刘行过大礼之后,郑贲才问起老刘到舒县有何事情。
于是老刘便向郑贲打听起了周瑜的事情。听到耽罗王竟然知道舒县有一个周瑜,郑贲虽然有些惊诧,但还是颇为自豪的把周瑜的情况介绍给了老刘。
周瑜生于熹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75年。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在东汉朝中当过太尉。其父亲周异虽然没有先祖那般风光,却也曾任洛阳令。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另外,周瑜还精通音律,因此虽然今年他只有十一岁,却已经是远近闻名多才多艺的翩翩美少年,并且被大家称为“周郎”。
尽管老刘内心并不喜欢周瑜,但是既然有机会,当然可以与他见上一面。所以老刘便请县令郑贲带路,他要亲自去周瑜家中看看,究竟这孩子是否像传说中的那般恃才傲物,而且心胸狭窄。
郑贲一听耽罗王要亲自前往周瑜家中,便劝说老刘在县衙等候,自己派人去周瑜家中,将他接过来便是。如何能让王爷屈尊前往周家呢。
老刘想了想,还是谢绝了郑贲的好意,让他带着自己前往周府。自己还是亲自前去,给小周瑜一个好印象,同时考察一下周瑜是否可以将来为自己所用。
老刘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便是此时的周瑜与孙策尚未谋面。按照有关书籍的记载,孙策与周瑜是在他们同为十六岁的时候,孙坚带着自己的家小移居舒县,两人才得以相识,进而成为挚友。因此如今的周瑜并不认识大他一个月的孙策,也就尚未注定周瑜便是孙策将来的心腹谋士。
周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周瑜与父母就住在城内一所占地很大的庭院之中。当周府门口的家丁看到县令大人带着几人来到周府,说是耽罗王殿下亲自前来拜访之时,门口的几名家丁哪里还敢怠慢,急忙派人进去给老爷周异送信,请他赶紧来门口迎接王爷。
果然时候不大,一名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中年文士从院内快步出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郑贲见到中年文士,急忙对他道:“周大人,这位乃是我大汉耽罗王殿下,得知大人在家,王爷特来拜访。还请周大人接驾。”
因为周异曾经在朝为官,因此郑贲才会尊称他为大人。而周异因与朝中的宦官不睦,早已托病辞官,离开洛阳十多年了。今日听说耽罗王殿下前来拜访自己,令周异心中大为感动,如今耽罗王救治扬州灾民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扬州,周异哪里会不知晓。再加上这几年他也听说了不少有关耽罗王的传说,更是令他激动不已。因此得到家丁的禀报后,周异便急忙带着身边的儿子周瑜一道,赶往府门迎接耽罗王。只是他心中也不明白,为什么耽罗王会在这个时候忙中偷闲,赶到舒县来拜访自己?
他与县令郑贲很熟,因此当郑贲将耽罗王介绍给自己之后,周异急忙上前跪倒在地,给老刘行跪拜大礼。他身后的周瑜也跟在父亲的身后给老刘跪拜,只是他并没有像父亲那般恭谨,而是偷偷的抬头打量着眼前被传为大汉第一武将,为大汉立下无数功业的耽罗王。
周异礼数谦恭得体,老刘急忙上前将周异拉了起来,而在拉起周异之后,他也招呼周异身后的周瑜免礼平身,不必多礼。
周瑜在向老刘磕了三个头之后,这才站起身来。老刘看周瑜今年虽然才十一岁,但是个头却不小,看上去便如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般。而且果然长的齿白唇红,英俊潇洒,无愧“周郎”的美名。
周异急忙请老刘进门,自己已经命下人准备好了茶水,还请大人入内品茶。
周异在前边引路,老刘等人迈步进了周府。这南方的庭院果然与北方大不相同,房屋倒是没有太大的分别,可是院中到处都是奇花异石,假山流水,果然别有一番幽雅清新的景致。
进了大厅之后,周异急忙请老刘在上首就座,自己则在老刘的左手边相陪。全柔、郑贲依次坐在老刘的右手边。周瑜则坐在父亲的身边,盯着老刘的双目中显露的无异是崇拜与敬重之色。
老刘先是问了些周异如今的情况。得知周异目前虽然是赋闲在家,但是却也心系国家大事。对于眼下大汉天下的局势,周异也是深感痛心疾首。这次的瘟疫如若不是自己前来,估计疫区的那些百姓也就只能自生自灭,因此周异再次向老刘的善举表示感谢,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也可以捐钱捐物,为扬州的百姓尽力。
聊着聊着,老刘便把话题逐渐引向了周瑜身上。看来周异对这个儿子也是颇为满意,提起周瑜的时候,脸上洋溢的都是自豪之情,言语中尽管非常谦逊,可是任谁都可以看出来,周异对于儿子那无法抑制的满足之意。
老刘有心考校一下周瑜,便向他提出了一些四书五经甚至诸子百家的话题。没想到周瑜果然是学有所成,且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令在座的众人也都为周瑜如此年纪,便有如此学识而暗暗点头。
现在老刘对周瑜也是非常的喜欢,尽管他还是个孩子,且学识过人,少年得志,但是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孤傲之处,更不是无法接近之人。看来周瑜长大之后的**格,很可能与他此后的遭遇和经历有关。因此老刘也打定主意,既然周瑜并不是什么心胸狭窄之人,自己不妨请他去新州书院学习,若是将来自己与他投缘,自己的帐下不就又多了一名出色的谋士了吗。
因此在众人聊了一阵之后,老刘便对周异道:“周大人,我观周郎果然不同凡响,不知您是否愿意让公子去新州书院学习,那里不仅有我的恩师卢植,还有前太尉杨赐以及其他几位名师大儒讲经授课。若是周大人与周郎愿意,我这次便可以把周郎带上,与我一路同行,等我将来回到耽罗岛之后,再把他送往新州书院。不知周大人与周郎意下如何?”
老刘此言一出,令周异不免有些措手不及。儿子还小,他当然不愿意让儿子离开自己。可是转念一想,新州书院其实便是把颍川书院的几位名师大儒全都都请了过去,而且还有卢植、杨赐等人授课,比起颍川书院还要略胜一筹。而且今天周异也看出来了,耽罗王前来舒县,似乎就是冲着自己的儿子来的,能得到耽罗王的青睐,自然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周异沉思良久,又转身看了看儿子。
此时的周瑜正用焦急的目光看着父亲。看到周瑜的表情,周异明白,儿子已经动心了。自己若是不愿意放儿子前去求学,没准还耽误了儿子的前程。通过今天与耽罗王的一番交谈,周异相信儿子跟着耽罗王,他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因此最后周异点了点头对老刘道:“王爷,小儿能得王爷青睐,那是他的福分。只是小儿尚且年幼,我是担心他离开父母,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因此才会有所顾虑。若是小儿也愿意,我也不会阻拦。”周异说完,把目光转向了周瑜,等着他自己来做决定。
当听到耽罗王要带自己离开舒县,与他一道同行,并且最后要送自己去新州书院学习时,周瑜早已经心动不已。如今的耽罗王可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周瑜再聪明,他也是个孩子,自然把耽罗王当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有这个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因此听到父亲让自己决定时,周瑜毫不犹豫的对周异道:“父亲,我愿意跟随耽罗王殿下前往新州书院求学,还请父亲放心,等将来我学有所成,一定还会回到你们身边,在父母膝下尽孝。”
一番谈话下来,老刘便与周异商定了自己把周瑜带走,送往新州书院学习的决定。为了让周瑜的父母能够安心,也让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呆一些时间,老刘决定今天便在舒县过夜,明天一早,自己再带着周瑜返回合肥,与留在那里的芷清张飞等人会合,然后一道返回历阳城。
收得张仲景之后,身边有芷清与张机两位高明至极的医师相助,也使得老刘救助疫区灾民的进度大大加快。尽管基本跑遍了九江与庐江两郡大部分受灾的地方,但是前后也不过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比老刘自己预期要在三个月左右完成这一任务的时间几乎整整提前了一半。
看到各地百姓的生活都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而荒芜已久的农田也开始有农民补种蔬菜和庄稼。更有大批当初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也在陆续返回家园,老刘的心里也放心了。因此在离开历阳大约五十天之后,老刘带着全柔等人,还有刚刚下定决心追随老刘的张仲景一道,赶回了合肥城,并准备尽快返回扬州治所历阳城。
不过在离开合肥之前,老刘还专门去了一趟庐江郡的舒县。至于他前往舒县的目的,并不是因为那里是疫区,前去救治病人,而是为了见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周瑜周公瑾。
跟着老刘前往舒县的全柔和文丑都不知道老刘前来舒县的目的,不过现在全柔对于耽罗王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因此老刘一发话,他便二话未说,带着老刘与文丑在几名亲卫队员的护送下,经过一天的奔波,便于当天晚上来到了舒县的县衙之中。
听说是正在救治受灾百姓的耽罗王到了,而且还有州里的别驾从事全柔陪同,舒县县令郑贲急忙将几人接入县衙,在向老刘行过大礼之后,郑贲才问起老刘到舒县有何事情。
于是老刘便向郑贲打听起了周瑜的事情。听到耽罗王竟然知道舒县有一个周瑜,郑贲虽然有些惊诧,但还是颇为自豪的把周瑜的情况介绍给了老刘。
周瑜生于熹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75年。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在东汉朝中当过太尉。其父亲周异虽然没有先祖那般风光,却也曾任洛阳令。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另外,周瑜还精通音律,因此虽然今年他只有十一岁,却已经是远近闻名多才多艺的翩翩美少年,并且被大家称为“周郎”。
尽管老刘内心并不喜欢周瑜,但是既然有机会,当然可以与他见上一面。所以老刘便请县令郑贲带路,他要亲自去周瑜家中看看,究竟这孩子是否像传说中的那般恃才傲物,而且心胸狭窄。
郑贲一听耽罗王要亲自前往周瑜家中,便劝说老刘在县衙等候,自己派人去周瑜家中,将他接过来便是。如何能让王爷屈尊前往周家呢。
老刘想了想,还是谢绝了郑贲的好意,让他带着自己前往周府。自己还是亲自前去,给小周瑜一个好印象,同时考察一下周瑜是否可以将来为自己所用。
老刘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便是此时的周瑜与孙策尚未谋面。按照有关书籍的记载,孙策与周瑜是在他们同为十六岁的时候,孙坚带着自己的家小移居舒县,两人才得以相识,进而成为挚友。因此如今的周瑜并不认识大他一个月的孙策,也就尚未注定周瑜便是孙策将来的心腹谋士。
周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周瑜与父母就住在城内一所占地很大的庭院之中。当周府门口的家丁看到县令大人带着几人来到周府,说是耽罗王殿下亲自前来拜访之时,门口的几名家丁哪里还敢怠慢,急忙派人进去给老爷周异送信,请他赶紧来门口迎接王爷。
果然时候不大,一名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中年文士从院内快步出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郑贲见到中年文士,急忙对他道:“周大人,这位乃是我大汉耽罗王殿下,得知大人在家,王爷特来拜访。还请周大人接驾。”
因为周异曾经在朝为官,因此郑贲才会尊称他为大人。而周异因与朝中的宦官不睦,早已托病辞官,离开洛阳十多年了。今日听说耽罗王殿下前来拜访自己,令周异心中大为感动,如今耽罗王救治扬州灾民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扬州,周异哪里会不知晓。再加上这几年他也听说了不少有关耽罗王的传说,更是令他激动不已。因此得到家丁的禀报后,周异便急忙带着身边的儿子周瑜一道,赶往府门迎接耽罗王。只是他心中也不明白,为什么耽罗王会在这个时候忙中偷闲,赶到舒县来拜访自己?
他与县令郑贲很熟,因此当郑贲将耽罗王介绍给自己之后,周异急忙上前跪倒在地,给老刘行跪拜大礼。他身后的周瑜也跟在父亲的身后给老刘跪拜,只是他并没有像父亲那般恭谨,而是偷偷的抬头打量着眼前被传为大汉第一武将,为大汉立下无数功业的耽罗王。
周异礼数谦恭得体,老刘急忙上前将周异拉了起来,而在拉起周异之后,他也招呼周异身后的周瑜免礼平身,不必多礼。
周瑜在向老刘磕了三个头之后,这才站起身来。老刘看周瑜今年虽然才十一岁,但是个头却不小,看上去便如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般。而且果然长的齿白唇红,英俊潇洒,无愧“周郎”的美名。
周异急忙请老刘进门,自己已经命下人准备好了茶水,还请大人入内品茶。
周异在前边引路,老刘等人迈步进了周府。这南方的庭院果然与北方大不相同,房屋倒是没有太大的分别,可是院中到处都是奇花异石,假山流水,果然别有一番幽雅清新的景致。
进了大厅之后,周异急忙请老刘在上首就座,自己则在老刘的左手边相陪。全柔、郑贲依次坐在老刘的右手边。周瑜则坐在父亲的身边,盯着老刘的双目中显露的无异是崇拜与敬重之色。
老刘先是问了些周异如今的情况。得知周异目前虽然是赋闲在家,但是却也心系国家大事。对于眼下大汉天下的局势,周异也是深感痛心疾首。这次的瘟疫如若不是自己前来,估计疫区的那些百姓也就只能自生自灭,因此周异再次向老刘的善举表示感谢,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也可以捐钱捐物,为扬州的百姓尽力。
聊着聊着,老刘便把话题逐渐引向了周瑜身上。看来周异对这个儿子也是颇为满意,提起周瑜的时候,脸上洋溢的都是自豪之情,言语中尽管非常谦逊,可是任谁都可以看出来,周异对于儿子那无法抑制的满足之意。
老刘有心考校一下周瑜,便向他提出了一些四书五经甚至诸子百家的话题。没想到周瑜果然是学有所成,且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令在座的众人也都为周瑜如此年纪,便有如此学识而暗暗点头。
现在老刘对周瑜也是非常的喜欢,尽管他还是个孩子,且学识过人,少年得志,但是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孤傲之处,更不是无法接近之人。看来周瑜长大之后的**格,很可能与他此后的遭遇和经历有关。因此老刘也打定主意,既然周瑜并不是什么心胸狭窄之人,自己不妨请他去新州书院学习,若是将来自己与他投缘,自己的帐下不就又多了一名出色的谋士了吗。
因此在众人聊了一阵之后,老刘便对周异道:“周大人,我观周郎果然不同凡响,不知您是否愿意让公子去新州书院学习,那里不仅有我的恩师卢植,还有前太尉杨赐以及其他几位名师大儒讲经授课。若是周大人与周郎愿意,我这次便可以把周郎带上,与我一路同行,等我将来回到耽罗岛之后,再把他送往新州书院。不知周大人与周郎意下如何?”
老刘此言一出,令周异不免有些措手不及。儿子还小,他当然不愿意让儿子离开自己。可是转念一想,新州书院其实便是把颍川书院的几位名师大儒全都都请了过去,而且还有卢植、杨赐等人授课,比起颍川书院还要略胜一筹。而且今天周异也看出来了,耽罗王前来舒县,似乎就是冲着自己的儿子来的,能得到耽罗王的青睐,自然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周异沉思良久,又转身看了看儿子。
此时的周瑜正用焦急的目光看着父亲。看到周瑜的表情,周异明白,儿子已经动心了。自己若是不愿意放儿子前去求学,没准还耽误了儿子的前程。通过今天与耽罗王的一番交谈,周异相信儿子跟着耽罗王,他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因此最后周异点了点头对老刘道:“王爷,小儿能得王爷青睐,那是他的福分。只是小儿尚且年幼,我是担心他离开父母,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因此才会有所顾虑。若是小儿也愿意,我也不会阻拦。”周异说完,把目光转向了周瑜,等着他自己来做决定。
当听到耽罗王要带自己离开舒县,与他一道同行,并且最后要送自己去新州书院学习时,周瑜早已经心动不已。如今的耽罗王可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周瑜再聪明,他也是个孩子,自然把耽罗王当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有这个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因此听到父亲让自己决定时,周瑜毫不犹豫的对周异道:“父亲,我愿意跟随耽罗王殿下前往新州书院求学,还请父亲放心,等将来我学有所成,一定还会回到你们身边,在父母膝下尽孝。”
一番谈话下来,老刘便与周异商定了自己把周瑜带走,送往新州书院学习的决定。为了让周瑜的父母能够安心,也让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呆一些时间,老刘决定今天便在舒县过夜,明天一早,自己再带着周瑜返回合肥,与留在那里的芷清张飞等人会合,然后一道返回历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