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章:雕笼蓄养亦多时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这里是父皇留下的,朕每次想他的时候,来这里坐一坐,就感觉他在我身边,父皇常说,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几,辟一扇木质镂花的窗,搭上屏风、竹帘、帷幕,这才是帝王的心心。
心在这儿,江山也就在这儿。朕那会儿还小不懂,如今长大了多少明白一些,帝王终究不是神,也有心乱的时候,在没有人帮你的时,唯有自己心安了才能解救自己。”
阮浪一笑,道:“皇上说的这些奴婢不懂,奴婢知知道,先帝爷说了文房里读万卷书,方寸间行万里路。奴婢瞅着陛下也有这个意思。”
小皇帝呵呵一笑道:“都做了这么年的皇帝,书也算是读了些,世面也见了些,唯独这路没有走,想来也是可惜了。”
阮浪一笑,道:“想走路还不简单,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那儿不能去了,不要说这繁华的京城,便是尚未开荒的滇南,陛下就是想去,那还不是一眨眼的功夫。”
小皇帝摇了摇头,面上带着几分苦笑,道:“天下事若是都如你说这般简单倒也好啊,可惜的是天下事从来不简单,朕是天下之主不假,可你也看到了,光是这些奏章就让朕不自由,从今日一早起,朕已批阅10件奏折,处理40件题本,算个六部及各省题本19.2万余件。这么多批件,不是看完就算了,还得朕一件一件的批出来,少的几个字,多的上千字,光是写这些朕就累得够呛,算上官员遣祭复命、升迁谢恩、到京陛见,以及各衙门奏事无“请旨”字样,朕一天下来,踹口气的功夫都不曾有,那还出得了紫禁城,世人都说这座皇城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天底下最大的房屋,住在里面的人最是舒服不过了,可他们哪里知道,这里虽大,却终究比不上外面,京城的繁华,江苏的热闹,杭州的委婉,草原的壮阔,云贵的凄迷,哪里都比这里好看,比这里好玩,朕倒是羡慕他们,想去那儿去那人,塞外放羊,杭州划船,云贵爬山,多么的自由自在,紫禁城虽好,进来了就出不去,终究是笼中鸟啊。”
阮浪默默的听着,只觉得今日的小皇帝与往日有些不同,至于哪里不同,他又说不上来。
小皇帝自言自语了一阵,似是将胸中的郁闷之气全都吐了出来,整个人儿变得精神了不少,搁了手中朱笔,搓着双手问道:“你来寻朕,可是有事?”
“啊,是,是,看奴婢这记性,皇上不提,奴婢险些给忘记了,外面来消息了,于谦大人刚才让人往里面送来了消息,白天皇上政务繁忙,这日讲就改在了晚上了,等皇上用过了晚膳,就在东暖阁里开始。”
小皇帝哦了声,道:“朕知道了。”
经筵和日讲是前朝留下的规矩,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每逢单日举行经筵,由讲官轮流入侍讲读,名曰春讲、秋讲。朱元璋登基后,觉得这规矩有益后世子孙,也沿用了这套规矩。
从洪武到宣德将近七十年,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犹无大碍。
迨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帝御文华殿,遇寒暑则暂免。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
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小皇帝不敢说喜欢学习,但朝廷上下对注重经筵,视为讲学第一事,认为:“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盖人之心思精神有所繁属,则自然强敏。经筵讲学,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
他是皇帝也难以避免。
“天不早了,你陪着朕去吧?”小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将身上的龙袍合了合,就往外走。
“哎……”阮浪躬着身子应了声,转身跟了上去,只是那双目光还是忍不住往龙案上飞快的瞥了一眼。
只是一眼,他的脸色就不好看。
皇上竟批了。
自王振死后,外面的那帮大臣就没打算放过他们,奏章跟雪片一般飞到了皇宫,光是他听说就有六部的官儿,翰林院的官儿,算上督察院,京城外各地方官少说也有上千人,个个建议皇上恢复洪武朝太监不可干政的铁律,早年被王振推倒的那块铁牌,竟也成了罪证,文武百官大书特书,弄得这里里外外的太监苦不堪言,先不说皇帝对于宦官犯错后的惩罚相当严苛。首先太监不可随入内阁,六部等重地,不得随意翻动奏章,不得片语言政,非圣喻不得出京等等等等,如果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会遭到杖毙、斩首甚至更加残酷的刑法。其次是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如吃酒赌博、当差懒惰、口出怨言、混乱行走、言语高声等行为在宦官来说也都是禁止的,还不得与与外廷官员、王公大臣的来往。这些到也罢了,洪武朝那会儿也是这么过来的,权当,把王振的罪责一并给赎了。
可恨的是,文官并没有就此打算放过他们,还弄出个了内务府,上上下下都受制于内务府,让人气氛的是朝臣凌驾在太监之上,这个破规矩,他们当然不乐意答应,他本以为皇上也不会答应,不说这些规矩过了时,也不是适应宫中的节奏,那个皇上离得开了太监,这皇上和太监就是这紫禁城里鱼儿和水,鱼儿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儿,皇上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皇上还是批了,到了这会儿,阮浪才发现眼前的这个皇上并非毫无主见,也并非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人家肚里装的是天下,未必是他们这些太监。
“这里是父皇留下的,朕每次想他的时候,来这里坐一坐,就感觉他在我身边,父皇常说,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几,辟一扇木质镂花的窗,搭上屏风、竹帘、帷幕,这才是帝王的心心。
心在这儿,江山也就在这儿。朕那会儿还小不懂,如今长大了多少明白一些,帝王终究不是神,也有心乱的时候,在没有人帮你的时,唯有自己心安了才能解救自己。”
阮浪一笑,道:“皇上说的这些奴婢不懂,奴婢知知道,先帝爷说了文房里读万卷书,方寸间行万里路。奴婢瞅着陛下也有这个意思。”
小皇帝呵呵一笑道:“都做了这么年的皇帝,书也算是读了些,世面也见了些,唯独这路没有走,想来也是可惜了。”
阮浪一笑,道:“想走路还不简单,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那儿不能去了,不要说这繁华的京城,便是尚未开荒的滇南,陛下就是想去,那还不是一眨眼的功夫。”
小皇帝摇了摇头,面上带着几分苦笑,道:“天下事若是都如你说这般简单倒也好啊,可惜的是天下事从来不简单,朕是天下之主不假,可你也看到了,光是这些奏章就让朕不自由,从今日一早起,朕已批阅10件奏折,处理40件题本,算个六部及各省题本19.2万余件。这么多批件,不是看完就算了,还得朕一件一件的批出来,少的几个字,多的上千字,光是写这些朕就累得够呛,算上官员遣祭复命、升迁谢恩、到京陛见,以及各衙门奏事无“请旨”字样,朕一天下来,踹口气的功夫都不曾有,那还出得了紫禁城,世人都说这座皇城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天底下最大的房屋,住在里面的人最是舒服不过了,可他们哪里知道,这里虽大,却终究比不上外面,京城的繁华,江苏的热闹,杭州的委婉,草原的壮阔,云贵的凄迷,哪里都比这里好看,比这里好玩,朕倒是羡慕他们,想去那儿去那人,塞外放羊,杭州划船,云贵爬山,多么的自由自在,紫禁城虽好,进来了就出不去,终究是笼中鸟啊。”
阮浪默默的听着,只觉得今日的小皇帝与往日有些不同,至于哪里不同,他又说不上来。
小皇帝自言自语了一阵,似是将胸中的郁闷之气全都吐了出来,整个人儿变得精神了不少,搁了手中朱笔,搓着双手问道:“你来寻朕,可是有事?”
“啊,是,是,看奴婢这记性,皇上不提,奴婢险些给忘记了,外面来消息了,于谦大人刚才让人往里面送来了消息,白天皇上政务繁忙,这日讲就改在了晚上了,等皇上用过了晚膳,就在东暖阁里开始。”
小皇帝哦了声,道:“朕知道了。”
经筵和日讲是前朝留下的规矩,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每逢单日举行经筵,由讲官轮流入侍讲读,名曰春讲、秋讲。朱元璋登基后,觉得这规矩有益后世子孙,也沿用了这套规矩。
从洪武到宣德将近七十年,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犹无大碍。
迨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帝御文华殿,遇寒暑则暂免。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
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小皇帝不敢说喜欢学习,但朝廷上下对注重经筵,视为讲学第一事,认为:“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盖人之心思精神有所繁属,则自然强敏。经筵讲学,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
他是皇帝也难以避免。
“天不早了,你陪着朕去吧?”小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将身上的龙袍合了合,就往外走。
“哎……”阮浪躬着身子应了声,转身跟了上去,只是那双目光还是忍不住往龙案上飞快的瞥了一眼。
只是一眼,他的脸色就不好看。
皇上竟批了。
自王振死后,外面的那帮大臣就没打算放过他们,奏章跟雪片一般飞到了皇宫,光是他听说就有六部的官儿,翰林院的官儿,算上督察院,京城外各地方官少说也有上千人,个个建议皇上恢复洪武朝太监不可干政的铁律,早年被王振推倒的那块铁牌,竟也成了罪证,文武百官大书特书,弄得这里里外外的太监苦不堪言,先不说皇帝对于宦官犯错后的惩罚相当严苛。首先太监不可随入内阁,六部等重地,不得随意翻动奏章,不得片语言政,非圣喻不得出京等等等等,如果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会遭到杖毙、斩首甚至更加残酷的刑法。其次是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如吃酒赌博、当差懒惰、口出怨言、混乱行走、言语高声等行为在宦官来说也都是禁止的,还不得与与外廷官员、王公大臣的来往。这些到也罢了,洪武朝那会儿也是这么过来的,权当,把王振的罪责一并给赎了。
可恨的是,文官并没有就此打算放过他们,还弄出个了内务府,上上下下都受制于内务府,让人气氛的是朝臣凌驾在太监之上,这个破规矩,他们当然不乐意答应,他本以为皇上也不会答应,不说这些规矩过了时,也不是适应宫中的节奏,那个皇上离得开了太监,这皇上和太监就是这紫禁城里鱼儿和水,鱼儿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儿,皇上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皇上还是批了,到了这会儿,阮浪才发现眼前的这个皇上并非毫无主见,也并非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人家肚里装的是天下,未必是他们这些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