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闻仲班师,三王暗战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封神榜逆天成圣最新章节!
张帝辛见到姜文蔷、杨玖两人这才知道,自己已经在御园中呆了许久,两人寻之不到,才急匆匆回府,叫人寻找。
张帝辛自是不能把不羁道人的事说出,随便编纂理由讲两人搪塞过去,刚要回府,却听两人说闻太师凯旋而归,需向午门迎接!
闻仲乃殷商三朝元老大臣,文武双全,威仪并重,擅长行军,是商朝军队中最重要的人物,这人虽非截教一流人物,却是见多识广,与截教中颇有人缘,张帝辛听闻此人来了,却是七分喜,两分奇,一分忧。
殷商太师闻仲辅两朝君主,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
有这样的重臣回归,张帝辛自是欣喜,那两分好奇,却是闻仲额间那第三只眼,《封神演义》中曾说闻仲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这目力堪比现代的激光透视仪,会是怎样的神通?
然而这第三只眼,也正是张帝辛所担忧的,毕竟闻仲有些神通,对寿王£,又甚是熟悉,自己一定得小心翼翼,以免露出破绽。
“寿王殿下速行,太师军以至午门之外。”下人此时却慌张通报,张帝辛也来不及多想,匆匆而去。
这是自身为寿王以来,张帝辛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仪式,尚未到午门,就已感到肃威之气弥漫开来,远远望去,更是旗帜冗立,井然有序,一条雕花红毯,自宫中显庆殿一路铺至午门,两面精武之侍,手持旌旗,巍巍而立。
午门之外,早已是百官汇聚,当今天子帝乙圣君为首而立,一身黑色华服,服纹展翅欲飞玄鸟,更是神采飞扬。帝乙之后,却是清瘦两人,眉宇之间,与帝乙有些许相似,亦是一身的华袍。
“太师凯旋,三王弟竟然不来迎接,呵呵,我看这人又不知在何处酒醉了。”
“不来倒好,这样王兄的天子位……呵呵……”
这两人便是寿王的两位王兄,先前说话的那人,便是微子启,后面附和那人便是微子衍,现在帝乙年盛,还未立储,张帝辛与两位皆有成为太子的可能,可帝乙却偏爱寿王,却是让这两位王兄对张帝辛愤恨不已。
微子启与寿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只是微子启是身为帝乙妾室所生,被扶为皇后之后,方才生下了寿王,微子衍则是另一妾室所生,依照商朝礼法,微子启、微子衍两人皆属于妾室之子。
也正是由于“妾室之子”的身份,就连寿王的亲哥哥微子启对寿王也是深有忌惮,微子衍本就无甚机会窥窃天子之位,又不满寿王平日嚣张跋扈、酒池肉林,自然站到了微子启的队伍。
远处忽得一阵喧嚣,便是鳞立的旌旗飘扬而至,一队人马飞奔而至,兵士具是黑衣玄袍,战马踏步,原地激起无数烟尘,配合天空流光溢彩,更是雄壮非常。
忽的天空之中,一片五彩耗光亮起,墨麒麟凌空便现,一人身着龙虎亮精披挂,身后素色雕纹长袍,手执雌雄双鞭,冗立半空之中!
墨麒麟迎风而落,那人顺势一翻,双鞭子摆在身前,便跪倒在地,后面军马见那人如此,具是行施大礼,口呼“万岁!”
“承蒙天恩,此征五方,幸不辱命!”
“皇兄多礼,快快请起。”闻仲曾辅佐太丁,立下赫赫战功,更是与帝乙自**好,因为年纪稍大,所以称呼他为皇兄。
中原商朝把它的附属国称为“方”,帝乙即位以后,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都为建功,却是闻仲一次功成,心中自是感慨良多。
闻仲起身,这才发现此人身材甚是魁梧,虽已年过五旬,却是神采奕奕,嘴角之下,胡须长落及胸,额间竖之三目,微微闭合,颇有一番后世武圣风采!
闻仲起身,目光却落在了张帝辛身上,不由皱眉:“寿王殿下一身戎装,当是为何?”
微子启、微子衍一听闻仲询问,心中自是暗暗发笑,张帝辛毕竟是穿越而来,更是不喜商朝宽衣长服,索性就在宫中一身戎装打扮,一来方便,也显得干练,商朝本就尚武,宫中之人见寿王如此,也觉得奇怪,只是,今日闻仲班师,却显得有些不适。
“兵不解甲,武不放弛,太师远征而来,尚有一身盔甲,我在深宫之中,又岂能怠慢。”张帝辛却也无奈,来的匆忙,竟忘了更换朝服,当下急中生智,如此应答。
闻仲本是军旅出身,见寿王如此尚武,心中自是大喜,冲着张帝辛微微点头,便是一笑了之。
微子衍见张帝辛化解危机,变色一冷,心中自是不快,暗中思忖,这寿王一向鲁莽,今日怎会巧舌如簧?
众人进殿,张帝辛还特意寻找了一下姐夫杨任,却没有发现这人的踪迹,不过却打听到了另外一位殷商重要人物的消息,那便是武成王黄飞虎,这次征讨五方,立下赫赫战功,却也不甚受伤,此时正在界牌关黄滚处修养。
黄飞虎,可以称得上大商第一猛将,跨下五色神牛更是神物,若非纣王无道,逼死其妻贾氏,他也不会反出朝歌,相助西周!
张帝辛暗忖若是寻得空闲,一定要去界牌关走一趟,免得这武成王反出五关,最后灭了自己,就算实在不能留,也只能先下手为强,把这位灭纣大将,消除在萌芽之中!
张帝辛到达显庆殿的时候,帝乙正在宴会之前例行发言,言语之中,无非是感谢上天与成汤先祖的庇佑,使得霍乱平息,感谢完这些看不到的仙神之后,才终于落到了太师闻仲与重将的身上,得到甚多奖赏与应有的褒奖。
帝乙发言完毕,司仪宣告宴会开始,一众乐师、乐奴才在青铜制作的鼓钟之上,敲击起一些古朴的乐声,身着彩服的宫女们,这才把酒食逐一端了上来,盛放食物的器皿材质也分玉器、青铜、陶器不一,不过样式与花纹倒是略显简陋,食物则是牛、羊、猪、鱼为主,辅助一些新鲜菜蔬。
须臾之间,显庆殿外,齐声的口号响起,众人望去,却是四位赤身大喊,抬一尊两米多高的大鼎,进去殿中,大鼎之中,先将做好的肉食放置在内煮熟,在由凸刀(即是我们所说的太监)或者侍者取出,蘸着各种调料,进奉给天子以及大臣,这便是商朝的“鼎食”。
不过商朝的“鼎食”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为九鼎,诸侯为七鼎,大夫为五鼎,其余的则是三鼎,如果出现误差,便可视为谋逆,那可是极大的罪责。
张帝辛吃了些许,倒是感觉新鲜,绝对是纯天然无公害的那种,可那味道,却着实差了许多,远比不上自己在寿王府所调制的东西,不过,也难怪,商朝发展滞后,作料不全,也在情理之中。
“早就听闻王弟豪饮,今日在显庆殿怎会如何拘谨?莫不是这饭菜不合口味。”微子启心中不满早先张帝辛在午门的表现,见寿王无心吃食,自是调侃一番,“还是前些日的病症还未痊愈?”
“呵呵……莫不是在化龙池中,喝水喝得有些多了,现在却饮酒不下?”微子衍横插一句,却是给张帝辛提了个醒,顿时寒眉冷树:“二皇兄为何知皇弟落水?”
寿王大醉失足落水这件事情,早先帝乙已经一再声明,不许再番提起,现在微子衍说出这话,自然说明,化龙池此事,与他脱不开干系,微子启一听这话,面色也是一冷,白了微子衍一眼。
就这智商,还想暗害我?真是难为了你们两位“智者”了!张帝辛心中嘲讽道,却是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多谢王兄关怀,愚弟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复原,自是不宜多饮,还请王兄见谅。”
“早就听闻三王弟一病,就好似换了个人一般,今日一见,果真是非同凡响。莫不是大病之下,连这性子也转了?”微子启见张帝辛一再示弱,心想这寿王必定旧病未复,言语之中,更是出言挤兑,“三王弟武功卓绝,我这里有几位不成器的武师,倒是想向王弟学习一番,不知王弟何意?”
“这……”一听微子衍的话,张帝辛故作踌躇之状,眼眸却不瞟向帝乙与闻仲,这两人也是想看一下两位王子的优劣,自然不想多加管理,在一旁无事一般,交谈甚欢。
“呵呵……早就听闻王兄最近习武甚勤,不如愚弟与王兄一斗如何?”张帝辛说着,一手握住微子启的手,便要往席间而去,“适逢闻太师新归,也好让太师为你我指点一二,倒也是不小的福缘。”
张帝辛见到姜文蔷、杨玖两人这才知道,自己已经在御园中呆了许久,两人寻之不到,才急匆匆回府,叫人寻找。
张帝辛自是不能把不羁道人的事说出,随便编纂理由讲两人搪塞过去,刚要回府,却听两人说闻太师凯旋而归,需向午门迎接!
闻仲乃殷商三朝元老大臣,文武双全,威仪并重,擅长行军,是商朝军队中最重要的人物,这人虽非截教一流人物,却是见多识广,与截教中颇有人缘,张帝辛听闻此人来了,却是七分喜,两分奇,一分忧。
殷商太师闻仲辅两朝君主,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
有这样的重臣回归,张帝辛自是欣喜,那两分好奇,却是闻仲额间那第三只眼,《封神演义》中曾说闻仲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这目力堪比现代的激光透视仪,会是怎样的神通?
然而这第三只眼,也正是张帝辛所担忧的,毕竟闻仲有些神通,对寿王£,又甚是熟悉,自己一定得小心翼翼,以免露出破绽。
“寿王殿下速行,太师军以至午门之外。”下人此时却慌张通报,张帝辛也来不及多想,匆匆而去。
这是自身为寿王以来,张帝辛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仪式,尚未到午门,就已感到肃威之气弥漫开来,远远望去,更是旗帜冗立,井然有序,一条雕花红毯,自宫中显庆殿一路铺至午门,两面精武之侍,手持旌旗,巍巍而立。
午门之外,早已是百官汇聚,当今天子帝乙圣君为首而立,一身黑色华服,服纹展翅欲飞玄鸟,更是神采飞扬。帝乙之后,却是清瘦两人,眉宇之间,与帝乙有些许相似,亦是一身的华袍。
“太师凯旋,三王弟竟然不来迎接,呵呵,我看这人又不知在何处酒醉了。”
“不来倒好,这样王兄的天子位……呵呵……”
这两人便是寿王的两位王兄,先前说话的那人,便是微子启,后面附和那人便是微子衍,现在帝乙年盛,还未立储,张帝辛与两位皆有成为太子的可能,可帝乙却偏爱寿王,却是让这两位王兄对张帝辛愤恨不已。
微子启与寿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只是微子启是身为帝乙妾室所生,被扶为皇后之后,方才生下了寿王,微子衍则是另一妾室所生,依照商朝礼法,微子启、微子衍两人皆属于妾室之子。
也正是由于“妾室之子”的身份,就连寿王的亲哥哥微子启对寿王也是深有忌惮,微子衍本就无甚机会窥窃天子之位,又不满寿王平日嚣张跋扈、酒池肉林,自然站到了微子启的队伍。
远处忽得一阵喧嚣,便是鳞立的旌旗飘扬而至,一队人马飞奔而至,兵士具是黑衣玄袍,战马踏步,原地激起无数烟尘,配合天空流光溢彩,更是雄壮非常。
忽的天空之中,一片五彩耗光亮起,墨麒麟凌空便现,一人身着龙虎亮精披挂,身后素色雕纹长袍,手执雌雄双鞭,冗立半空之中!
墨麒麟迎风而落,那人顺势一翻,双鞭子摆在身前,便跪倒在地,后面军马见那人如此,具是行施大礼,口呼“万岁!”
“承蒙天恩,此征五方,幸不辱命!”
“皇兄多礼,快快请起。”闻仲曾辅佐太丁,立下赫赫战功,更是与帝乙自**好,因为年纪稍大,所以称呼他为皇兄。
中原商朝把它的附属国称为“方”,帝乙即位以后,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都为建功,却是闻仲一次功成,心中自是感慨良多。
闻仲起身,这才发现此人身材甚是魁梧,虽已年过五旬,却是神采奕奕,嘴角之下,胡须长落及胸,额间竖之三目,微微闭合,颇有一番后世武圣风采!
闻仲起身,目光却落在了张帝辛身上,不由皱眉:“寿王殿下一身戎装,当是为何?”
微子启、微子衍一听闻仲询问,心中自是暗暗发笑,张帝辛毕竟是穿越而来,更是不喜商朝宽衣长服,索性就在宫中一身戎装打扮,一来方便,也显得干练,商朝本就尚武,宫中之人见寿王如此,也觉得奇怪,只是,今日闻仲班师,却显得有些不适。
“兵不解甲,武不放弛,太师远征而来,尚有一身盔甲,我在深宫之中,又岂能怠慢。”张帝辛却也无奈,来的匆忙,竟忘了更换朝服,当下急中生智,如此应答。
闻仲本是军旅出身,见寿王如此尚武,心中自是大喜,冲着张帝辛微微点头,便是一笑了之。
微子衍见张帝辛化解危机,变色一冷,心中自是不快,暗中思忖,这寿王一向鲁莽,今日怎会巧舌如簧?
众人进殿,张帝辛还特意寻找了一下姐夫杨任,却没有发现这人的踪迹,不过却打听到了另外一位殷商重要人物的消息,那便是武成王黄飞虎,这次征讨五方,立下赫赫战功,却也不甚受伤,此时正在界牌关黄滚处修养。
黄飞虎,可以称得上大商第一猛将,跨下五色神牛更是神物,若非纣王无道,逼死其妻贾氏,他也不会反出朝歌,相助西周!
张帝辛暗忖若是寻得空闲,一定要去界牌关走一趟,免得这武成王反出五关,最后灭了自己,就算实在不能留,也只能先下手为强,把这位灭纣大将,消除在萌芽之中!
张帝辛到达显庆殿的时候,帝乙正在宴会之前例行发言,言语之中,无非是感谢上天与成汤先祖的庇佑,使得霍乱平息,感谢完这些看不到的仙神之后,才终于落到了太师闻仲与重将的身上,得到甚多奖赏与应有的褒奖。
帝乙发言完毕,司仪宣告宴会开始,一众乐师、乐奴才在青铜制作的鼓钟之上,敲击起一些古朴的乐声,身着彩服的宫女们,这才把酒食逐一端了上来,盛放食物的器皿材质也分玉器、青铜、陶器不一,不过样式与花纹倒是略显简陋,食物则是牛、羊、猪、鱼为主,辅助一些新鲜菜蔬。
须臾之间,显庆殿外,齐声的口号响起,众人望去,却是四位赤身大喊,抬一尊两米多高的大鼎,进去殿中,大鼎之中,先将做好的肉食放置在内煮熟,在由凸刀(即是我们所说的太监)或者侍者取出,蘸着各种调料,进奉给天子以及大臣,这便是商朝的“鼎食”。
不过商朝的“鼎食”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为九鼎,诸侯为七鼎,大夫为五鼎,其余的则是三鼎,如果出现误差,便可视为谋逆,那可是极大的罪责。
张帝辛吃了些许,倒是感觉新鲜,绝对是纯天然无公害的那种,可那味道,却着实差了许多,远比不上自己在寿王府所调制的东西,不过,也难怪,商朝发展滞后,作料不全,也在情理之中。
“早就听闻王弟豪饮,今日在显庆殿怎会如何拘谨?莫不是这饭菜不合口味。”微子启心中不满早先张帝辛在午门的表现,见寿王无心吃食,自是调侃一番,“还是前些日的病症还未痊愈?”
“呵呵……莫不是在化龙池中,喝水喝得有些多了,现在却饮酒不下?”微子衍横插一句,却是给张帝辛提了个醒,顿时寒眉冷树:“二皇兄为何知皇弟落水?”
寿王大醉失足落水这件事情,早先帝乙已经一再声明,不许再番提起,现在微子衍说出这话,自然说明,化龙池此事,与他脱不开干系,微子启一听这话,面色也是一冷,白了微子衍一眼。
就这智商,还想暗害我?真是难为了你们两位“智者”了!张帝辛心中嘲讽道,却是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多谢王兄关怀,愚弟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复原,自是不宜多饮,还请王兄见谅。”
“早就听闻三王弟一病,就好似换了个人一般,今日一见,果真是非同凡响。莫不是大病之下,连这性子也转了?”微子启见张帝辛一再示弱,心想这寿王必定旧病未复,言语之中,更是出言挤兑,“三王弟武功卓绝,我这里有几位不成器的武师,倒是想向王弟学习一番,不知王弟何意?”
“这……”一听微子衍的话,张帝辛故作踌躇之状,眼眸却不瞟向帝乙与闻仲,这两人也是想看一下两位王子的优劣,自然不想多加管理,在一旁无事一般,交谈甚欢。
“呵呵……早就听闻王兄最近习武甚勤,不如愚弟与王兄一斗如何?”张帝辛说着,一手握住微子启的手,便要往席间而去,“适逢闻太师新归,也好让太师为你我指点一二,倒也是不小的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