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决战天下 第002章 播下种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大宋第一盗最新章节!
第六卷 决战天下 第002章 播下种子
“西北那里是个变数啊。”
谢慕华笼着双手,深深的叹息一声。坐在他对面的寇准和王旦面面相觑,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事情过了这么久了。石保庆那边已经接到了新皇登基的诏书。身为边境领军大将,石保庆不用回到开封府来面圣。但是石保庆的态度很奇怪,到了现在还没有回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来说,绝对是不正常的。
寇准想了想,揣摩着谢慕华的心思,谨慎的说道:“石保庆将军未必就有什么别的想法。我看相公也是多虑了。西北那里被相公平乱之后,局势只能说是表面上稳定了下来,其实内里暗潮涌动。要是石保庆想要西北做什么文章的话,失去了中原的支持,他的下场比李继迁可要惨多了。”
谢慕华微微笑着摇了摇头,他担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石保庆这个人暧昧的态度,会不会对宋军沿桑干河北上构成巨大的影响。辽国人不傻,知道这一条绝户计的厉害。现在休哥面对西北宋军,休哥怎么可能让宋军安然无恙的沿桑干河北上呢?
定了定心神,谢慕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对寇准说道:“如今,你进了中书,这不是我的本意。平仲,我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想交给你去做。”
更重要的事情?寇准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中书掌握大宋权柄,可以说是文官梦寐以求的机构。可是谢慕华居然说要自己还有更大的用处。这个,就实在难倒寇准了。怎么想,他也不觉得自己离开中书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看着寇准疑惑的眼神,谢慕华笑道:“你也不用多想,这事儿,得你和张咏一起办了才好。我问你,你觉得大理寺,御史台,怎么样?”
晕,寇准顿时愣住了,现在自己已经进了中书,要是把自己放到御史台,放到大理寺,那八成还得给自己降职啊。虽然说寇准明白谢慕华并没有恶意,但是无论是任何人都很难接受被降职的可能性吧?在这个封建年代,怎么可能有那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王旦嬉笑道:“平仲,这下你要小心啦。”
谢慕华解释道:“平仲,我一说你便明白了。御史台监察百官,本意是好的。但是御史台的官员品级低,而且御史台的官员将来都是想要跳出御史台,到文官系统里做事的。你见过什么人会一辈子死守在御史台的?这也不可能。既然早晚要来到文官系统。就不得不和文官系统的人打成一片。已经打成一片了。还怎么可能保持对百官的监察独立性?所以,我想把御史台给砍了。这个机构,以后再也不要了。”
不是吧?寇准和王旦这次都真的吓了一跳。砍掉御史台,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那御史台里的御史们还不得马上出来跟谢慕华拼命?就算不拼命,他们私地下也要诅咒,扎谢慕华的草人,翻他的祖宗十八代。
王旦若有所思,仔细的想了想,这才说道:“其实谢相公说得很对。御史台,自古以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发挥出他应该具有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大家一样属于文官系统,一样是要早晚混在一起的人物。虽然朝廷有规定,御史必须要如何如何,可是规定只不过是规定而已。真正能做到的又能有几个人?”
寇准忽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相公的意思并非是要把御史台完全砍掉。而是要成立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有自己特点的全新机构?”
谢慕华赞许的看了看寇准,现在跟他们说什么三权分立,还有些太早,况且,寇准他们也未必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只能说一点点将自己的萌芽播种下去。于是,谢慕华说道:“你们都应该知道本朝太祖皇帝,在开创大宋之后,独创的官制吧?”
寇准和王旦两人一起点头。他们都知道,谢慕华说的就是赵匡胤推行官、职、差遣制度,将“他官判铨司”成为一种制度。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赵匡胤继“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创立了官、职、差遣制度。
赵匡胤知道兵权的重要,更清楚用人权的举足轻重。为了大宋江山,不但要掌握兵权,还要掌握用人权。他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任何官员只有经过他的授权才能行使权力,没有他的授权,都只是虚位一个。这样,任何人都无法滥用职权,任何人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皇权构成威胁。
在这种制度下,不但吏部由他官权判,其他机构也由他官权判。“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实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在这种体制下,吏部尚书只是一个名义,并没有任何权力,吏部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官、职、差遣制度将吏部和其他官员都变成了闲官。
居其官不谋其政,这种官员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在这种体制下,官职只是表明一个人的身分,是官而不是老百姓,官职的大小与权力的大小已没有任何的关系。官大并不说明权就大,大官小官都是无权的官,只是领取的俸禄不同而已。
由于官只是一种身分,用来领取俸禄,又没有定员限制,所以,任用起来也就比较随便,多一个少一个似乎都是无所谓的事。这样,便造成了庸官泛滥。为官者不谋其政,吏部无权管官,这成为宋朝吏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宋代的法制本来是十分健全的,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健全的封建法制社会。但是因为法律执行的不到位。导致了,有法跟无法差不多。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无所谓了。
谢慕华看着寇准和王旦,笑道:“咱们中原的历史过于悠久,历代兴亡的往事也积累得过多。一方面是每代开国,总是企求长治久安,致力于堵塞各种招致败亡的漏洞,另一方面又是从来无不亡之国,无不败之朝。尽管每朝每代的覆灭,总是各有许多具体的条件和情况,而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因素还是“”两字。的根源,是等级授职制。千年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等级授职制必然成为贪官污吏的温床;贪腐现象滋生不息的怪圈,必然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而编织成庞大的贪腐保护网。”
寇准和王旦两人听的心惊胆战,几乎说不出话来,谢慕华这些话,可以说句句都是诛心而论。什么叫?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难道谢慕华准备把皇帝都给架空了不成?哪怕谢慕华自己要篡位,就不要专权了?
谢慕华转过目光,看着寇准说道:“平仲,你说说,要对付贪官污吏,有什么好办法?”
寇准仔细想了想,朗声答道:“对付有两个要件:一是监督必须有力,其二是官员的俸禄应该合理。”
谢慕华赞道:“平仲,你果然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去了。咱们宋朝,对于官员的俸禄是一点儿也不吝啬的。每一级的官员都可以领到丰厚的俸禄。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可以去买一只名贵的猎鹰。要知道猎鹰比房子还贵,比土地还贵。你说的第二点,自然是迎刃而解了。那么就剩下第一点,如何才能让监督得力呢?”
不等两人答话,谢慕华接着说道:“要想监督得力,就要把监察官员从文官系统之中彻底独立出来。以后,但凡进入监察系统的,就在监察系统升官任职。在文官系统的,就只能在文官系统里升官任职。监察系统的官员,和文官系统平起平坐。监察系统,只需要对皇帝负责。但是,监察系统不得伸手干涉任何朝政的事务。整个系统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监督百官。同样,文官系统也绝对不允许插手监察系统的任何事务。”
寇准失声道:“大人,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庞大的,任何人都无法遏制的强大机构出来,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谢慕华笑了笑:“这是必须要做的。我很明白,这样的一个监察系统,一旦权力起来,就是个怪物。”
谢慕华说着,心中想起了后来的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变态机构。不过,谢慕华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如果要想千秋万代,指望皇帝的基因一直遗传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权力合理的分配。当然了,自己这一代人,未必能够做到。把种子播下去就行了。再说了,完善的工作,为什么要让自己来做呢?放着寇准,王旦这样的好脑子,不用的话,岂不是对不起人?
“所以,平仲,你和子明两人,要会同张咏、苏易简这些家伙,大家一起想想,多废废脑子。给我拿出一个办法出来。”
谢慕华微笑道,自己先过过独裁的瘾,再给大家一个三权分立的机会吧。
“等我安定了河北,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谢慕华这句话一出口。寇准和王旦就变了脸色。
河北,李继隆?看来,谢慕华是要亲自去和这位大将,谈谈人生,聊聊将来了。
第六卷 决战天下 第002章 播下种子
“西北那里是个变数啊。”
谢慕华笼着双手,深深的叹息一声。坐在他对面的寇准和王旦面面相觑,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事情过了这么久了。石保庆那边已经接到了新皇登基的诏书。身为边境领军大将,石保庆不用回到开封府来面圣。但是石保庆的态度很奇怪,到了现在还没有回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来说,绝对是不正常的。
寇准想了想,揣摩着谢慕华的心思,谨慎的说道:“石保庆将军未必就有什么别的想法。我看相公也是多虑了。西北那里被相公平乱之后,局势只能说是表面上稳定了下来,其实内里暗潮涌动。要是石保庆想要西北做什么文章的话,失去了中原的支持,他的下场比李继迁可要惨多了。”
谢慕华微微笑着摇了摇头,他担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石保庆这个人暧昧的态度,会不会对宋军沿桑干河北上构成巨大的影响。辽国人不傻,知道这一条绝户计的厉害。现在休哥面对西北宋军,休哥怎么可能让宋军安然无恙的沿桑干河北上呢?
定了定心神,谢慕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对寇准说道:“如今,你进了中书,这不是我的本意。平仲,我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想交给你去做。”
更重要的事情?寇准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中书掌握大宋权柄,可以说是文官梦寐以求的机构。可是谢慕华居然说要自己还有更大的用处。这个,就实在难倒寇准了。怎么想,他也不觉得自己离开中书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看着寇准疑惑的眼神,谢慕华笑道:“你也不用多想,这事儿,得你和张咏一起办了才好。我问你,你觉得大理寺,御史台,怎么样?”
晕,寇准顿时愣住了,现在自己已经进了中书,要是把自己放到御史台,放到大理寺,那八成还得给自己降职啊。虽然说寇准明白谢慕华并没有恶意,但是无论是任何人都很难接受被降职的可能性吧?在这个封建年代,怎么可能有那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王旦嬉笑道:“平仲,这下你要小心啦。”
谢慕华解释道:“平仲,我一说你便明白了。御史台监察百官,本意是好的。但是御史台的官员品级低,而且御史台的官员将来都是想要跳出御史台,到文官系统里做事的。你见过什么人会一辈子死守在御史台的?这也不可能。既然早晚要来到文官系统。就不得不和文官系统的人打成一片。已经打成一片了。还怎么可能保持对百官的监察独立性?所以,我想把御史台给砍了。这个机构,以后再也不要了。”
不是吧?寇准和王旦这次都真的吓了一跳。砍掉御史台,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那御史台里的御史们还不得马上出来跟谢慕华拼命?就算不拼命,他们私地下也要诅咒,扎谢慕华的草人,翻他的祖宗十八代。
王旦若有所思,仔细的想了想,这才说道:“其实谢相公说得很对。御史台,自古以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发挥出他应该具有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大家一样属于文官系统,一样是要早晚混在一起的人物。虽然朝廷有规定,御史必须要如何如何,可是规定只不过是规定而已。真正能做到的又能有几个人?”
寇准忽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相公的意思并非是要把御史台完全砍掉。而是要成立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有自己特点的全新机构?”
谢慕华赞许的看了看寇准,现在跟他们说什么三权分立,还有些太早,况且,寇准他们也未必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只能说一点点将自己的萌芽播种下去。于是,谢慕华说道:“你们都应该知道本朝太祖皇帝,在开创大宋之后,独创的官制吧?”
寇准和王旦两人一起点头。他们都知道,谢慕华说的就是赵匡胤推行官、职、差遣制度,将“他官判铨司”成为一种制度。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赵匡胤继“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创立了官、职、差遣制度。
赵匡胤知道兵权的重要,更清楚用人权的举足轻重。为了大宋江山,不但要掌握兵权,还要掌握用人权。他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任何官员只有经过他的授权才能行使权力,没有他的授权,都只是虚位一个。这样,任何人都无法滥用职权,任何人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皇权构成威胁。
在这种制度下,不但吏部由他官权判,其他机构也由他官权判。“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实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在这种体制下,吏部尚书只是一个名义,并没有任何权力,吏部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官、职、差遣制度将吏部和其他官员都变成了闲官。
居其官不谋其政,这种官员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在这种体制下,官职只是表明一个人的身分,是官而不是老百姓,官职的大小与权力的大小已没有任何的关系。官大并不说明权就大,大官小官都是无权的官,只是领取的俸禄不同而已。
由于官只是一种身分,用来领取俸禄,又没有定员限制,所以,任用起来也就比较随便,多一个少一个似乎都是无所谓的事。这样,便造成了庸官泛滥。为官者不谋其政,吏部无权管官,这成为宋朝吏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宋代的法制本来是十分健全的,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健全的封建法制社会。但是因为法律执行的不到位。导致了,有法跟无法差不多。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无所谓了。
谢慕华看着寇准和王旦,笑道:“咱们中原的历史过于悠久,历代兴亡的往事也积累得过多。一方面是每代开国,总是企求长治久安,致力于堵塞各种招致败亡的漏洞,另一方面又是从来无不亡之国,无不败之朝。尽管每朝每代的覆灭,总是各有许多具体的条件和情况,而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因素还是“”两字。的根源,是等级授职制。千年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等级授职制必然成为贪官污吏的温床;贪腐现象滋生不息的怪圈,必然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而编织成庞大的贪腐保护网。”
寇准和王旦两人听的心惊胆战,几乎说不出话来,谢慕华这些话,可以说句句都是诛心而论。什么叫?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难道谢慕华准备把皇帝都给架空了不成?哪怕谢慕华自己要篡位,就不要专权了?
谢慕华转过目光,看着寇准说道:“平仲,你说说,要对付贪官污吏,有什么好办法?”
寇准仔细想了想,朗声答道:“对付有两个要件:一是监督必须有力,其二是官员的俸禄应该合理。”
谢慕华赞道:“平仲,你果然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去了。咱们宋朝,对于官员的俸禄是一点儿也不吝啬的。每一级的官员都可以领到丰厚的俸禄。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可以去买一只名贵的猎鹰。要知道猎鹰比房子还贵,比土地还贵。你说的第二点,自然是迎刃而解了。那么就剩下第一点,如何才能让监督得力呢?”
不等两人答话,谢慕华接着说道:“要想监督得力,就要把监察官员从文官系统之中彻底独立出来。以后,但凡进入监察系统的,就在监察系统升官任职。在文官系统的,就只能在文官系统里升官任职。监察系统的官员,和文官系统平起平坐。监察系统,只需要对皇帝负责。但是,监察系统不得伸手干涉任何朝政的事务。整个系统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监督百官。同样,文官系统也绝对不允许插手监察系统的任何事务。”
寇准失声道:“大人,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庞大的,任何人都无法遏制的强大机构出来,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谢慕华笑了笑:“这是必须要做的。我很明白,这样的一个监察系统,一旦权力起来,就是个怪物。”
谢慕华说着,心中想起了后来的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变态机构。不过,谢慕华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如果要想千秋万代,指望皇帝的基因一直遗传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权力合理的分配。当然了,自己这一代人,未必能够做到。把种子播下去就行了。再说了,完善的工作,为什么要让自己来做呢?放着寇准,王旦这样的好脑子,不用的话,岂不是对不起人?
“所以,平仲,你和子明两人,要会同张咏、苏易简这些家伙,大家一起想想,多废废脑子。给我拿出一个办法出来。”
谢慕华微笑道,自己先过过独裁的瘾,再给大家一个三权分立的机会吧。
“等我安定了河北,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谢慕华这句话一出口。寇准和王旦就变了脸色。
河北,李继隆?看来,谢慕华是要亲自去和这位大将,谈谈人生,聊聊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