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朱家老人
推荐阅读: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锦丽春最新章节!
对于吴一城娶小妾的事情,朱常禧就装作不知道,再也没有提及这件事情。
顾紫重心里也明白,子善哥一方面是看中他和吴兄弟之间的情谊,另外一方面,就是看顾紫重的面子了。
毕竟吴一城是顾紫重的门吏。
顾紫重很是欣慰,因为子善哥一方面明白事理,另外一方面,清楚的头脑之下,还有深厚的情义。
这正是顾紫重所希望子善哥做到的一点。
崔姨娘提醒顾紫重,这两天朱世子有意无意地开始躲避兵营了。
因为金陵兵营里的人手不够,大部分的人都回乡下去务农了。
这叫暂时解散。
解散了他们,也省的金陵朱家再拿军饷了,这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士兵回乡去务农,正好也可以给金陵朱家解压。
小皇帝的眼睛恨不得直接放到金陵城楼上,时时刻刻盯着朱家看呢。
顾紫重找准了一个机会,抓住了子善哥,不让他走。
她要把话问个清楚。
朱常禧一开始还挺没有耐心的,后来看紫重实在是难缠,所以也就不得不把实情告诉给她了。
朱常禧去了青楼。
顾紫重听了以后,脸都变绿了。
这个臭男人,怎么会每天都去厮混?
而且还这么堂而皇之地告诉给自己的老婆?
顾紫重真有一种在他面前上吊的冲动。
朱常禧赶紧安慰她的情绪。
人家本来也没有想告诉她实情,是她非要问清楚的。所以怨不得朱常禧。
顾紫重生气归生气,可还是要问个清楚的,他去那里会了几个女人了,都送了人家什么东西,值钱不值钱,值多少钱。朱常禧他又从家里拿走多少钱。
这些问题都要问清楚。
可是朱常禧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她,一文钱也没有从家里拿。
这不可能吧?
找女人怎么可能不要钱?
青楼那个地方,是随随便便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吗?
她的哥哥……
一提这种事情,顾紫重就伤心。
她哥哥之前不也是这个毛病吗?
什么风花雪月的地方都去,还美其名曰是为了见客。
顾紫重不想听子善哥解释,反正事实已定,他越解释越乱。
朱常禧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转身离开了。
留下顾紫重一个人伤心。
结果只过了没两天,从京城那里就传来了消息,说朝廷里的东林党这个时候开始暗淡消沉了下去。
为什么呢?平时东林党可一向是朝廷里最为活跃的一群人啊。
顾紫重自顾自地思忖着。
崔姨娘直接告诉给她答案:“因为当今皇上,他那天把东林党臭骂了一顿,还说那些人上的折子,他再也不看了。”
小皇帝突然发威,很是奇怪啊。
顾紫重倒挺好奇的。
崔姨娘说完这事,也就走了。
顾紫重也没有再往心里去。
子善哥去了青楼,顾紫重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振国公终于出现了。
沉寂了几个月,振国公终于出现在了顾紫重的面前。
顾紫重都惊了。
不过在她的面前,自己的公公大人倒像是一个奄奄一息的朽木,即将要枯萎。
花枝也即将要凋谢一样。
本来顾紫重的精神头挺足的,这个时候一下子也跟着蔫儿了起来。
她过去给公公大人行了一礼。
振国公把自己给憋闷在屋子里,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他见不得外面刺眼的阳光。
歇了好一阵子,振国公才缓过神来。
顾紫重给他倒茶,在他旁边侍奉着。
振国公终于笑了,笑得很自然。
他冲着顾紫重一招手,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紫重,这么长时间,你辛苦了。”
哦!
顾紫重顿时红了脸。
对啊,她辛苦了,她的确很辛苦,尤其是在管理朱家这一方面,她可没少出力啊。
振国公叹息道:“紫重啊,老夫不瞒你说。上一次的殿试,我想招收几个清流,可是却还是被东林党那帮人给害了啊。”
顾紫重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
振国公道:“我失败了,现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那些仕子们凡是进京城当官的,基本上都是东林党的人。而我们金陵朱家,甚至是地方的藩王,我们的门生,一个也没有录取啊。”
顾紫重已经明白了,公公大人不必多说,她心里此时也有了数。
还是朝中的事。
原先是康勉王,朱乐权,他们把持朝政,偏偏要和金陵朱家作对。
现在康勉王一死,朱乐权也销声匿迹了。
转而却变成了东林党。
其实还是金陵朱家,在这个时候很不恰当。
金陵朱家控制着江南一带,等于是握着大明的半壁江山呢。
朱家立的功太多了,而且兵力也太强了。
一旦朱家拥兵自重,那就是朝廷的威胁。
这是皇上的心疾,治愈不好的心疾。
这也是朝中文武官员可以拿来说事的重要一点。
所以公公大人今年开春去了京城,参加了殿试的选拔,可是回来为什么闷闷不乐?
就是因为这个吧。
振国公叹息道:“当今皇上的确是一个能干的人,他把朝中的大臣们管理得服服帖帖的,谁都不敢有异议。可是,他太强势了,所以没有了台阶下。咱们朱家,只怕会很难受啊。”
说来说去,还是金陵朱家和皇上之间的博弈。
振国公说了半天,便起身离开了。
他来对顾紫重说了一些这个,也不知道用意是什么。
顾紫重也就是听一听。
不过振国公临走之前,还随口说了一句:“锦衣卫终于走了。”
这句话顾紫重可听进去了。
哦,她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了,为什么公公大人这么多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了。
原来公公大人是在躲避锦衣卫。
她适当地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了一些。
家里的一些小事,她还是主动去管的。
要是换了家里的大事,她可就要去询问公公大人的意见。
她很明白事理,也懂得许多。
所以这也是顾紫重很讨振国公喜欢的一个原因。
紫重这个孩子明白事理,懂礼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振国公很欣慰啊。
对于吴一城娶小妾的事情,朱常禧就装作不知道,再也没有提及这件事情。
顾紫重心里也明白,子善哥一方面是看中他和吴兄弟之间的情谊,另外一方面,就是看顾紫重的面子了。
毕竟吴一城是顾紫重的门吏。
顾紫重很是欣慰,因为子善哥一方面明白事理,另外一方面,清楚的头脑之下,还有深厚的情义。
这正是顾紫重所希望子善哥做到的一点。
崔姨娘提醒顾紫重,这两天朱世子有意无意地开始躲避兵营了。
因为金陵兵营里的人手不够,大部分的人都回乡下去务农了。
这叫暂时解散。
解散了他们,也省的金陵朱家再拿军饷了,这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士兵回乡去务农,正好也可以给金陵朱家解压。
小皇帝的眼睛恨不得直接放到金陵城楼上,时时刻刻盯着朱家看呢。
顾紫重找准了一个机会,抓住了子善哥,不让他走。
她要把话问个清楚。
朱常禧一开始还挺没有耐心的,后来看紫重实在是难缠,所以也就不得不把实情告诉给她了。
朱常禧去了青楼。
顾紫重听了以后,脸都变绿了。
这个臭男人,怎么会每天都去厮混?
而且还这么堂而皇之地告诉给自己的老婆?
顾紫重真有一种在他面前上吊的冲动。
朱常禧赶紧安慰她的情绪。
人家本来也没有想告诉她实情,是她非要问清楚的。所以怨不得朱常禧。
顾紫重生气归生气,可还是要问个清楚的,他去那里会了几个女人了,都送了人家什么东西,值钱不值钱,值多少钱。朱常禧他又从家里拿走多少钱。
这些问题都要问清楚。
可是朱常禧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她,一文钱也没有从家里拿。
这不可能吧?
找女人怎么可能不要钱?
青楼那个地方,是随随便便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吗?
她的哥哥……
一提这种事情,顾紫重就伤心。
她哥哥之前不也是这个毛病吗?
什么风花雪月的地方都去,还美其名曰是为了见客。
顾紫重不想听子善哥解释,反正事实已定,他越解释越乱。
朱常禧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转身离开了。
留下顾紫重一个人伤心。
结果只过了没两天,从京城那里就传来了消息,说朝廷里的东林党这个时候开始暗淡消沉了下去。
为什么呢?平时东林党可一向是朝廷里最为活跃的一群人啊。
顾紫重自顾自地思忖着。
崔姨娘直接告诉给她答案:“因为当今皇上,他那天把东林党臭骂了一顿,还说那些人上的折子,他再也不看了。”
小皇帝突然发威,很是奇怪啊。
顾紫重倒挺好奇的。
崔姨娘说完这事,也就走了。
顾紫重也没有再往心里去。
子善哥去了青楼,顾紫重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振国公终于出现了。
沉寂了几个月,振国公终于出现在了顾紫重的面前。
顾紫重都惊了。
不过在她的面前,自己的公公大人倒像是一个奄奄一息的朽木,即将要枯萎。
花枝也即将要凋谢一样。
本来顾紫重的精神头挺足的,这个时候一下子也跟着蔫儿了起来。
她过去给公公大人行了一礼。
振国公把自己给憋闷在屋子里,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他见不得外面刺眼的阳光。
歇了好一阵子,振国公才缓过神来。
顾紫重给他倒茶,在他旁边侍奉着。
振国公终于笑了,笑得很自然。
他冲着顾紫重一招手,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紫重,这么长时间,你辛苦了。”
哦!
顾紫重顿时红了脸。
对啊,她辛苦了,她的确很辛苦,尤其是在管理朱家这一方面,她可没少出力啊。
振国公叹息道:“紫重啊,老夫不瞒你说。上一次的殿试,我想招收几个清流,可是却还是被东林党那帮人给害了啊。”
顾紫重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
振国公道:“我失败了,现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那些仕子们凡是进京城当官的,基本上都是东林党的人。而我们金陵朱家,甚至是地方的藩王,我们的门生,一个也没有录取啊。”
顾紫重已经明白了,公公大人不必多说,她心里此时也有了数。
还是朝中的事。
原先是康勉王,朱乐权,他们把持朝政,偏偏要和金陵朱家作对。
现在康勉王一死,朱乐权也销声匿迹了。
转而却变成了东林党。
其实还是金陵朱家,在这个时候很不恰当。
金陵朱家控制着江南一带,等于是握着大明的半壁江山呢。
朱家立的功太多了,而且兵力也太强了。
一旦朱家拥兵自重,那就是朝廷的威胁。
这是皇上的心疾,治愈不好的心疾。
这也是朝中文武官员可以拿来说事的重要一点。
所以公公大人今年开春去了京城,参加了殿试的选拔,可是回来为什么闷闷不乐?
就是因为这个吧。
振国公叹息道:“当今皇上的确是一个能干的人,他把朝中的大臣们管理得服服帖帖的,谁都不敢有异议。可是,他太强势了,所以没有了台阶下。咱们朱家,只怕会很难受啊。”
说来说去,还是金陵朱家和皇上之间的博弈。
振国公说了半天,便起身离开了。
他来对顾紫重说了一些这个,也不知道用意是什么。
顾紫重也就是听一听。
不过振国公临走之前,还随口说了一句:“锦衣卫终于走了。”
这句话顾紫重可听进去了。
哦,她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了,为什么公公大人这么多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了。
原来公公大人是在躲避锦衣卫。
她适当地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了一些。
家里的一些小事,她还是主动去管的。
要是换了家里的大事,她可就要去询问公公大人的意见。
她很明白事理,也懂得许多。
所以这也是顾紫重很讨振国公喜欢的一个原因。
紫重这个孩子明白事理,懂礼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振国公很欣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