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曾通判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古代农家日常最新章节!
“不敢,小人不敢。”
阿居额上的汗直往下掉。他也不敢看杜哲彦,低着头把刚才的情形说了一遍。
当然,身为杜哲彦的贴身小厮,他说的虽然大部分是事实,但在言辞上还是偏向了点杜哲彦。
可就这样,还是把杜老太爷气得够呛,指着杜哲彦骂道:“你以为攀上个祁少爷,就老子天下第一了吗?我告诉你,那齐家老太爷可是吏部尚书,正二品。就算那位姓杜的小子没什么权势,可他有齐家做靠山。祁少爷在齐家面前(我当初起这个姓的时候没想这么多,现在才发现两个字是同音。好在大家是看文不是听书,应该影响不大),那就什么都不是。你当着人家齐少爷的面,恶形恶状,给他朋友难堪,你这是要为我们杜家招祸吗?”
杜哲彦因为巴结上祁思煜,给自家老爹弄了个官来当,让杜家从书香门第一下子上升为官宦之家,最近心理十分膨胀。要是以往,杜老太爷怒气上头,他是连吭都不敢吭的,可这会子他却不服气了。
他道:“那齐老太爷不是致仕了吗?致仕回来就是一介白身,咱们有必要因为杜锦宁是他孙子的好友就怂成这样?要是让他把那杜宅的匾额挂在那里,这一条巷子的人怎么看咱们?在一个啥都不是的小子面前认怂,没准到时候是个人就想来踩咱们一脚。”
杜老太爷原本还挺生气的,可听到他这句话,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杜家大房跟二房一直在暗中争权夺利。两房的孙子辈也一直在较劲儿。
此时杜哲新见祖父被杜哲彦这花言巧言说得似乎意动了,连忙道:“三弟怎么知道人家啥都不是?啥都不是能花那么多银子买块地建那么大一个宅子?”
“他得罪了祁少爷,祁少爷自然要调查他一番。”杜哲彦得意洋洋地道,“那人叫杜锦宁,不过是一个农家子,小时候连书都念不起。还是因为他有些小聪明,机缘巧合之下拜了漓水县博阅书院的山长为师,日子这才好过起来。至于他怎么有钱建宅子,那就不得而知了。没准这钱是关山长给他的。现在关山长已经去了京城,他除了跟齐少爷和梁少爷有些交情,也没什么靠山。如果这样的人都能踩在咱们头上,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以后怎么能在府城立足?”
杜哲新还想再说,杜老太爷把手一挥:“行了,哲新不用多说了。”
他唤杜哲彦:“你去把我屋里的那幅颜大师的墨宝来,我去找一找曾老太爷,到时候请他家不论哪个少爷往那家走一走。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便是齐少爷和梁少爷都要给曾家面子,更不用说那小子了。”
每每想说“杜家”或是“杜小子”时,他都感觉别扭,干脆就用“那家”“那小子”代替了。
他们杜家虽说没出过什么官,但盘桓在府城几十年,又住在这葫芦巷这样的地方,自然还是有些人脉的。这不,隔壁的曾家已跟杜家做了六七年的邻居了,相处也还融洽。在杜老太爷的有意巴结下,两家的老爷子常常在一起谈诗论画。
曾家虽也没出过什么大官,但曾大老爷却是在府衙里做通判,正六品官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宜。宋朝的通判还身兼监察官的职务,即可以直接向皇帝奏报府郡内一切官员的情况。所以即便是知府都不敢得罪他。
像这样的官员,便是齐伯昆自己都要给几分面子。他万不会为了个跟自己孙子交好的农家小子出头的。
杜家现在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杜宅”的名号,他们要给人展示自己的实力。他们家虽读书不成,没人当官,但生意做得挺红火。杜家名下的酒楼可是有好几家,时不时地展示一下实力,让人不敢小觑,便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子卖爷田不心疼”,更何况是一副墨宝呢。能给杜锦宁一个教训,代价再大些杜哲彦都愿意。
他当即跑得飞快,很快就拿了一卷卷幅出来,交给杜老太爷。
杜老太爷打开看了一下,确认是那幅字,便在杜哲彦搀扶下去了隔壁曾家。
杜哲新见状,恨得咬了咬牙。
无论哪一个家族,家产大部分都是传给长子的。可近来因为杜二老爷,即杜哲彦的父亲当了个县衙主簿,又有杜哲彦这么个小马屁精攀上了祁家那棵大树,原本十分倚重长子长孙的杜老太爷,天平竟然慢慢向二房倾斜了。这让杜哲新和他父亲十分不甘心。
他们父子精心经营着酒楼,付出多少心血,别到时候竟然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杜哲新微眯着眼,想了一想,吩咐自己的小厮道:“再去查一查,看看那个杜家到底是个什么来路。姓杜,跟七少爷还长得如此相像,莫不是跟咱们家有什么渊源不成?”
“是,少爷。”小厮答应一声,出去办事去了。
杜哲新父子是这家的长子长孙,家里内外都是由他们掌控着,所以想要查点什么,办点什么事,可比杜哲彦方便得多。
隔壁曾老太爷垂涎杜老太爷的那幅墨宝许久了,这会子又听杜锦宁如此不懂规矩,一个后来者,又是年轻后辈,竟然跟老住户挂同一样的匾额,且他也知道杜锦宁不是什么权贵人物家的少爷,不过是跟齐家走得近。曾老太爷仗着自己儿子在府衙里做通判,并不怵其他人。
不过他终是跟杜老太爷不同。家里有人做官,他行事就谨慎许多。事关致仕的官员,他嘴巴上跟杜老太爷说没问题,可当时并没有行动,而是打算等中午儿子回来问过儿子后再看看帮不帮杜家出头。
可没想到那日曾通判有事,中午并没有回来,而是带着下属去乡下巡查水利工程去了。
杜老太爷等了一上午,见曾家都没有动静。他便沉不住气了,下午便去了曾家,对曾老太爷道:“如果曾老哥不愿意为了我们这老邻居得罪人,我也不强人所难,我一会儿就让大孙子过去再跟他说一说。”
这就是激将法了。
曾老太爷之所以能跟杜老太爷如此谈得来,两人的眼光水准那肯定是十分接近的。而且因为儿子做的通判便是知府都得讨好,他这老太爷被人奉承惯了,心理便有些膨胀,最听不得别人说“不敢”两个字。
当下他就把在家读书的一个孙子叫了过来,对他叮嘱了一番,道:“去吧。办好了这件事,祖父赏你块好玉。你不是说看上满堂斋的一块玉了吗?”
杜家经营酒楼,家底颇丰。杜老太爷一听这话就赶紧道:“钰哥儿看中哪块玉?杜爷爷送你。只要你帮我办好这件事,一会儿我就差人帮你把那块玉买回来。”
曾家这个孙子不过十五、六岁,因长得好,嘴又甜,倍受曾老太爷的喜欢。他看似聪明,实则是个没心眼的孩子,除了吃喝玩乐,其余一概不管。平日里也没少跟他那些狐朋狗友胡闹。大家看在他爹曾通判的面上,也不跟他一个小孩子计较。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他夜郎自大的毛病。
此时听杜爷爷要给自己买那块垂涎了许久的玉佩,而且自家祖父还默许了,他顿时乐了,拍着胸脯道:“祖父、杜爷爷你们放心,我一定叫他把匾额拆下来。新来咱们这里,不守咱们葫芦巷的规矩可不行。他不守,我就教会他守为止。”
曾钰跟杜哲彦年纪差不多,杜家要巴结曾家,自然不能只烧一个灶。要是曾老太爷一命呜呼,以前杜家所拍的马屁、用来巴结曾家的钱财岂不就白费了吗?所以杜老太爷每每来曾家时,都会带孙子来跟曾家孩子培养感情。其中带得最多的就是杜哲彦和大房的杜哲予。这俩孩子面乖嘴甜,也甚得曾老太爷的喜欢。
曾钰此时见杜哲彦站在那里,便挥手道:“杜哲彦,走吧。”
“这……”杜哲彦迟疑,看向自家祖父。
他的本意可不是自己上阵,而是让曾家代劳。送了一幅价值一百来两银子的墨宝,外加几十两银子的玉佩,曾家还不给他们出头,还想让他自己出面去跟杜锦宁打嘴仗不成?接触了几次,他在杜锦宁手上可吃了好几回亏。
杜老太爷心里对曾家也不满,不过面上不好说什么,对杜哲彦道:“去吧,你们哥儿俩一起。”
“祖父,不是我不愿意去。为了自家的事,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会有半分推辞。”杜哲彦苦着脸道,“可您不知道,那杜锦宁最是狡猾。在考场上我就吃了他的大亏。要是我去了,他肯定不接曾钰的话茬,直接把矛头指向我,只跟我一人过不去。如此一来咱们就被动了。”
“这个……曾老哥你看……”杜老太爷为难地看向曾老太爷。
曾老太爷微一沉吟:“彦哥儿说的也有道理。那钰哥儿你自己去吧,多带几个人。”生怕孙子没领会自己的意思,他又补充了一句,“带那嘴巴子利索的。”
“不敢,小人不敢。”
阿居额上的汗直往下掉。他也不敢看杜哲彦,低着头把刚才的情形说了一遍。
当然,身为杜哲彦的贴身小厮,他说的虽然大部分是事实,但在言辞上还是偏向了点杜哲彦。
可就这样,还是把杜老太爷气得够呛,指着杜哲彦骂道:“你以为攀上个祁少爷,就老子天下第一了吗?我告诉你,那齐家老太爷可是吏部尚书,正二品。就算那位姓杜的小子没什么权势,可他有齐家做靠山。祁少爷在齐家面前(我当初起这个姓的时候没想这么多,现在才发现两个字是同音。好在大家是看文不是听书,应该影响不大),那就什么都不是。你当着人家齐少爷的面,恶形恶状,给他朋友难堪,你这是要为我们杜家招祸吗?”
杜哲彦因为巴结上祁思煜,给自家老爹弄了个官来当,让杜家从书香门第一下子上升为官宦之家,最近心理十分膨胀。要是以往,杜老太爷怒气上头,他是连吭都不敢吭的,可这会子他却不服气了。
他道:“那齐老太爷不是致仕了吗?致仕回来就是一介白身,咱们有必要因为杜锦宁是他孙子的好友就怂成这样?要是让他把那杜宅的匾额挂在那里,这一条巷子的人怎么看咱们?在一个啥都不是的小子面前认怂,没准到时候是个人就想来踩咱们一脚。”
杜老太爷原本还挺生气的,可听到他这句话,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杜家大房跟二房一直在暗中争权夺利。两房的孙子辈也一直在较劲儿。
此时杜哲新见祖父被杜哲彦这花言巧言说得似乎意动了,连忙道:“三弟怎么知道人家啥都不是?啥都不是能花那么多银子买块地建那么大一个宅子?”
“他得罪了祁少爷,祁少爷自然要调查他一番。”杜哲彦得意洋洋地道,“那人叫杜锦宁,不过是一个农家子,小时候连书都念不起。还是因为他有些小聪明,机缘巧合之下拜了漓水县博阅书院的山长为师,日子这才好过起来。至于他怎么有钱建宅子,那就不得而知了。没准这钱是关山长给他的。现在关山长已经去了京城,他除了跟齐少爷和梁少爷有些交情,也没什么靠山。如果这样的人都能踩在咱们头上,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以后怎么能在府城立足?”
杜哲新还想再说,杜老太爷把手一挥:“行了,哲新不用多说了。”
他唤杜哲彦:“你去把我屋里的那幅颜大师的墨宝来,我去找一找曾老太爷,到时候请他家不论哪个少爷往那家走一走。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便是齐少爷和梁少爷都要给曾家面子,更不用说那小子了。”
每每想说“杜家”或是“杜小子”时,他都感觉别扭,干脆就用“那家”“那小子”代替了。
他们杜家虽说没出过什么官,但盘桓在府城几十年,又住在这葫芦巷这样的地方,自然还是有些人脉的。这不,隔壁的曾家已跟杜家做了六七年的邻居了,相处也还融洽。在杜老太爷的有意巴结下,两家的老爷子常常在一起谈诗论画。
曾家虽也没出过什么大官,但曾大老爷却是在府衙里做通判,正六品官员,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宜。宋朝的通判还身兼监察官的职务,即可以直接向皇帝奏报府郡内一切官员的情况。所以即便是知府都不敢得罪他。
像这样的官员,便是齐伯昆自己都要给几分面子。他万不会为了个跟自己孙子交好的农家小子出头的。
杜家现在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杜宅”的名号,他们要给人展示自己的实力。他们家虽读书不成,没人当官,但生意做得挺红火。杜家名下的酒楼可是有好几家,时不时地展示一下实力,让人不敢小觑,便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子卖爷田不心疼”,更何况是一副墨宝呢。能给杜锦宁一个教训,代价再大些杜哲彦都愿意。
他当即跑得飞快,很快就拿了一卷卷幅出来,交给杜老太爷。
杜老太爷打开看了一下,确认是那幅字,便在杜哲彦搀扶下去了隔壁曾家。
杜哲新见状,恨得咬了咬牙。
无论哪一个家族,家产大部分都是传给长子的。可近来因为杜二老爷,即杜哲彦的父亲当了个县衙主簿,又有杜哲彦这么个小马屁精攀上了祁家那棵大树,原本十分倚重长子长孙的杜老太爷,天平竟然慢慢向二房倾斜了。这让杜哲新和他父亲十分不甘心。
他们父子精心经营着酒楼,付出多少心血,别到时候竟然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杜哲新微眯着眼,想了一想,吩咐自己的小厮道:“再去查一查,看看那个杜家到底是个什么来路。姓杜,跟七少爷还长得如此相像,莫不是跟咱们家有什么渊源不成?”
“是,少爷。”小厮答应一声,出去办事去了。
杜哲新父子是这家的长子长孙,家里内外都是由他们掌控着,所以想要查点什么,办点什么事,可比杜哲彦方便得多。
隔壁曾老太爷垂涎杜老太爷的那幅墨宝许久了,这会子又听杜锦宁如此不懂规矩,一个后来者,又是年轻后辈,竟然跟老住户挂同一样的匾额,且他也知道杜锦宁不是什么权贵人物家的少爷,不过是跟齐家走得近。曾老太爷仗着自己儿子在府衙里做通判,并不怵其他人。
不过他终是跟杜老太爷不同。家里有人做官,他行事就谨慎许多。事关致仕的官员,他嘴巴上跟杜老太爷说没问题,可当时并没有行动,而是打算等中午儿子回来问过儿子后再看看帮不帮杜家出头。
可没想到那日曾通判有事,中午并没有回来,而是带着下属去乡下巡查水利工程去了。
杜老太爷等了一上午,见曾家都没有动静。他便沉不住气了,下午便去了曾家,对曾老太爷道:“如果曾老哥不愿意为了我们这老邻居得罪人,我也不强人所难,我一会儿就让大孙子过去再跟他说一说。”
这就是激将法了。
曾老太爷之所以能跟杜老太爷如此谈得来,两人的眼光水准那肯定是十分接近的。而且因为儿子做的通判便是知府都得讨好,他这老太爷被人奉承惯了,心理便有些膨胀,最听不得别人说“不敢”两个字。
当下他就把在家读书的一个孙子叫了过来,对他叮嘱了一番,道:“去吧。办好了这件事,祖父赏你块好玉。你不是说看上满堂斋的一块玉了吗?”
杜家经营酒楼,家底颇丰。杜老太爷一听这话就赶紧道:“钰哥儿看中哪块玉?杜爷爷送你。只要你帮我办好这件事,一会儿我就差人帮你把那块玉买回来。”
曾家这个孙子不过十五、六岁,因长得好,嘴又甜,倍受曾老太爷的喜欢。他看似聪明,实则是个没心眼的孩子,除了吃喝玩乐,其余一概不管。平日里也没少跟他那些狐朋狗友胡闹。大家看在他爹曾通判的面上,也不跟他一个小孩子计较。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他夜郎自大的毛病。
此时听杜爷爷要给自己买那块垂涎了许久的玉佩,而且自家祖父还默许了,他顿时乐了,拍着胸脯道:“祖父、杜爷爷你们放心,我一定叫他把匾额拆下来。新来咱们这里,不守咱们葫芦巷的规矩可不行。他不守,我就教会他守为止。”
曾钰跟杜哲彦年纪差不多,杜家要巴结曾家,自然不能只烧一个灶。要是曾老太爷一命呜呼,以前杜家所拍的马屁、用来巴结曾家的钱财岂不就白费了吗?所以杜老太爷每每来曾家时,都会带孙子来跟曾家孩子培养感情。其中带得最多的就是杜哲彦和大房的杜哲予。这俩孩子面乖嘴甜,也甚得曾老太爷的喜欢。
曾钰此时见杜哲彦站在那里,便挥手道:“杜哲彦,走吧。”
“这……”杜哲彦迟疑,看向自家祖父。
他的本意可不是自己上阵,而是让曾家代劳。送了一幅价值一百来两银子的墨宝,外加几十两银子的玉佩,曾家还不给他们出头,还想让他自己出面去跟杜锦宁打嘴仗不成?接触了几次,他在杜锦宁手上可吃了好几回亏。
杜老太爷心里对曾家也不满,不过面上不好说什么,对杜哲彦道:“去吧,你们哥儿俩一起。”
“祖父,不是我不愿意去。为了自家的事,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会有半分推辞。”杜哲彦苦着脸道,“可您不知道,那杜锦宁最是狡猾。在考场上我就吃了他的大亏。要是我去了,他肯定不接曾钰的话茬,直接把矛头指向我,只跟我一人过不去。如此一来咱们就被动了。”
“这个……曾老哥你看……”杜老太爷为难地看向曾老太爷。
曾老太爷微一沉吟:“彦哥儿说的也有道理。那钰哥儿你自己去吧,多带几个人。”生怕孙子没领会自己的意思,他又补充了一句,“带那嘴巴子利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