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大清国出兵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帝国争霸系统最新章节!
兰芳王国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歼灭了日本联合舰队,占领了台湾、琉球群岛、九洲和北海道,让大清国内的所有人都感觉日军的战斗力怎么这么差劲,以前肯定也是外强中干,是大清的军队太无能,在兰芳王国的打击下日本这次要完蛋了。
既然日本的联合舰队被歼灭了,其它地方的日军都被歼灭了,那现在大清应该趁势出兵收复东北,夺回被日本侵占的主权,包括报社、学生、汉族官员等群体,高呼政府派兵去东北。
太后也是连续召见了几位军机大臣,仔细询问能否收回东北被日本侵占的权益。
汉族的官员极力要求出兵,日本军队也不过如此,现在可是收复日本在东北的权益的最佳时机。
满族官员害怕出兵,一是怕打不过日本,要惹一身麻烦,二是出兵的话只能选择袁世凯,怕袁世凯趁机做大,以后不受朝廷控制。
只有奕劻与太后知道与兰芳王国协议的事情,奕劻的意见就是再等等,既然兰芳王国现在登陆朝鲜半岛了,而且兰芳王国的军舰已经封锁旅顺港,那离出兵东北的时间就不会太久的;现在日本人收缩兵力,做好了迎战准备,这个时候出兵讨不到好,要是到时候损兵折将,将会造成国内政局不稳。
太后犹豫不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奕劻的建议,等等再说。要是出兵,胜利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那就是一场灾难,现在的大清国处在飘摇之中,可是经不起折腾了。
大臣们也走马灯似的轮流拜访兰芳王国驻大清国大使武文斌,希望能探听一点消息,也好提前做好准备,争取在战争中捞取利益。
武文斌大使只是说这是大清内政,兰芳王国不便评论,更不便参与。
袁世凯这个时候的心里也是焦急万分,如果由自己出面消灭东北日军,自己在国内将获得极高的声誉,可是现在日本在东北驻扎3个师团,可不是自己训练的5个镇能战胜的。召集幕僚以及各镇统治协商几次,意见都没有统一,除了第一镇不敢去东北之外,段祺瑞、王士珍、王英楷等几位镇统治都申请去东北与日军作战,让袁世凯十分欣慰。
袁世凯个人是很希望出兵,兰芳王国的耿副师长曾言,部队一是靠装备,二是靠训练,三是靠打仗,单靠训练是训练不出强军的,希望借这次为国出力之机,顺便锻炼出一支强军。
从兰芳王国购买的第一批装备已经到货,现在袁世凯都还没有给部队装备,准备优先装备给这次出征的部队;然后从未出征的部队中选择炮兵,从出征的部队中选择炮官,给每个出征的镇组建一个重炮营。
不过底层士官积极响应报社和学生的号召,多次请愿,请求袁世凯出兵东北,让袁世凯心理上得到一定慰藉,这都是可战之兵,是自己将来君临天下的仪仗,不过出兵也不是他个人说了算,现在还要听老佛爷的旨意。
王士珍的意见就是静观其变。
徐世昌的意见是积极备战,并与兰芳王国保持沟通,听从兰芳王国的安排。
段祺瑞是的意见是利用民间出兵的呼声,尽快利用购进的新装备组建重炮协,给各镇补充弹药,筹措饷银,招募补充兵员,并同兰芳王国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袁世凯拿不定主意,在积极备战的同时,只好派周学熙去咨询武文斌的意见。
周学熙介绍自己是袁世凯的幕僚,并说明来意,希望能在战场上配合兰芳王国陆军作战。
武文斌是外交人员,对于战事他并不了解,只好说要向国内请示,会尽快给予答复,希望暂等两天。
张伟接到电报之后感觉这纯粹是作秀,就北洋几镇的战斗力,连一个旅顺都打不下来,不过考虑可以为袁世凯赚取声誉,为将来建立王国储备力量,就同意他们出兵,能牵制一下日军,保护一下后方,顺便运输辎重什么的,也是很不错的人选。
现在在大清东北的日军把兵力收缩到铁路沿线,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由吉林铁路守备队以及在乡军人组成的第17师团,驻守长春、四平;由辽宁铁路守备队以及在乡军人组成的第18师团驻守沈阳、辽阳、鞍山;第5师团战斗力最强,驻守旅顺、庄河到丹东一线,做好撤退朝鲜的准备,或者策应朝鲜驻军进入大清;由宪兵和警察组成的混成旅团驻守大石桥、营口、盖州,保持南北联通。
根据日军的兵力部署,张伟与肖旭光商量之后,决定让北洋军派出3镇,驻扎侧翼,威胁日本侧翼安全,让他们不得轻动。
武文斌告诉张伟的指示给周学熙回复,日军的战斗力非常强,不要硬拼,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为了政治利益,可以派1镇驻守锦州,前锋到盘锦;1镇驻守阜新,前锋到彰武;1镇镇守山海关;威胁日军侧翼安全,做好随时策应兰芳王国陆军的战斗准备。
袁世凯对武文斌的计策非常满意,既出兵了,能对国内有所交代,为自己赚取声誉,又不用与日军硬拼,两全其美。立即去颐和园向太后请求出兵,并把自己的打算向太后解释清楚,这样既能安抚国内群情高涨的学生与进步组织,又不用与日军硬拼,保存实力,到时候兰芳王国打来后可以就近占便宜。
太后拿不定主意,让袁世凯回去等旨意。
太后现在信的过的也就是奕劻了,与这种大事,立马派人去把奕劻找来商量。
太后把袁世凯的意思告诉奕劻,看袁世凯是不是有私心,能不能打的过日本人?
奕劻说,袁世凯的计策不错,确实是为大清国着想,可以出兵;这次出兵不与日军直接交战,没有危险;这样也可以预防兰芳王国把日本人赶跑后自己赖在东北部走。
至于派哪镇,太后让奕劻去找袁世凯协商。
奕劻知道这次是赚军功的好机会,于是先去与第一镇统治凤山商量,看第一镇能不能出兵,那怕是去镇守山海关也好,凤山害怕日本人,不敢出兵,理由是京畿重地不敢轻离。
奕劻也感觉很无奈,看来旗人是越来越不靠谱了,仪仗不得。
10月20日,奕劻与袁世凯商量后决定派第2镇、第4镇和第6镇分别驻守山海关、锦州和阜新。
大清朝廷派出大军远征东北,让所有有识之士感觉,大清崛起在望,希望一战定乾坤,把日本驻扎东北的军队一次打败,收回日本在东北的权益,一雪甲午之耻。
(未完待续。)
兰芳王国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歼灭了日本联合舰队,占领了台湾、琉球群岛、九洲和北海道,让大清国内的所有人都感觉日军的战斗力怎么这么差劲,以前肯定也是外强中干,是大清的军队太无能,在兰芳王国的打击下日本这次要完蛋了。
既然日本的联合舰队被歼灭了,其它地方的日军都被歼灭了,那现在大清应该趁势出兵收复东北,夺回被日本侵占的主权,包括报社、学生、汉族官员等群体,高呼政府派兵去东北。
太后也是连续召见了几位军机大臣,仔细询问能否收回东北被日本侵占的权益。
汉族的官员极力要求出兵,日本军队也不过如此,现在可是收复日本在东北的权益的最佳时机。
满族官员害怕出兵,一是怕打不过日本,要惹一身麻烦,二是出兵的话只能选择袁世凯,怕袁世凯趁机做大,以后不受朝廷控制。
只有奕劻与太后知道与兰芳王国协议的事情,奕劻的意见就是再等等,既然兰芳王国现在登陆朝鲜半岛了,而且兰芳王国的军舰已经封锁旅顺港,那离出兵东北的时间就不会太久的;现在日本人收缩兵力,做好了迎战准备,这个时候出兵讨不到好,要是到时候损兵折将,将会造成国内政局不稳。
太后犹豫不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奕劻的建议,等等再说。要是出兵,胜利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那就是一场灾难,现在的大清国处在飘摇之中,可是经不起折腾了。
大臣们也走马灯似的轮流拜访兰芳王国驻大清国大使武文斌,希望能探听一点消息,也好提前做好准备,争取在战争中捞取利益。
武文斌大使只是说这是大清内政,兰芳王国不便评论,更不便参与。
袁世凯这个时候的心里也是焦急万分,如果由自己出面消灭东北日军,自己在国内将获得极高的声誉,可是现在日本在东北驻扎3个师团,可不是自己训练的5个镇能战胜的。召集幕僚以及各镇统治协商几次,意见都没有统一,除了第一镇不敢去东北之外,段祺瑞、王士珍、王英楷等几位镇统治都申请去东北与日军作战,让袁世凯十分欣慰。
袁世凯个人是很希望出兵,兰芳王国的耿副师长曾言,部队一是靠装备,二是靠训练,三是靠打仗,单靠训练是训练不出强军的,希望借这次为国出力之机,顺便锻炼出一支强军。
从兰芳王国购买的第一批装备已经到货,现在袁世凯都还没有给部队装备,准备优先装备给这次出征的部队;然后从未出征的部队中选择炮兵,从出征的部队中选择炮官,给每个出征的镇组建一个重炮营。
不过底层士官积极响应报社和学生的号召,多次请愿,请求袁世凯出兵东北,让袁世凯心理上得到一定慰藉,这都是可战之兵,是自己将来君临天下的仪仗,不过出兵也不是他个人说了算,现在还要听老佛爷的旨意。
王士珍的意见就是静观其变。
徐世昌的意见是积极备战,并与兰芳王国保持沟通,听从兰芳王国的安排。
段祺瑞是的意见是利用民间出兵的呼声,尽快利用购进的新装备组建重炮协,给各镇补充弹药,筹措饷银,招募补充兵员,并同兰芳王国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袁世凯拿不定主意,在积极备战的同时,只好派周学熙去咨询武文斌的意见。
周学熙介绍自己是袁世凯的幕僚,并说明来意,希望能在战场上配合兰芳王国陆军作战。
武文斌是外交人员,对于战事他并不了解,只好说要向国内请示,会尽快给予答复,希望暂等两天。
张伟接到电报之后感觉这纯粹是作秀,就北洋几镇的战斗力,连一个旅顺都打不下来,不过考虑可以为袁世凯赚取声誉,为将来建立王国储备力量,就同意他们出兵,能牵制一下日军,保护一下后方,顺便运输辎重什么的,也是很不错的人选。
现在在大清东北的日军把兵力收缩到铁路沿线,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由吉林铁路守备队以及在乡军人组成的第17师团,驻守长春、四平;由辽宁铁路守备队以及在乡军人组成的第18师团驻守沈阳、辽阳、鞍山;第5师团战斗力最强,驻守旅顺、庄河到丹东一线,做好撤退朝鲜的准备,或者策应朝鲜驻军进入大清;由宪兵和警察组成的混成旅团驻守大石桥、营口、盖州,保持南北联通。
根据日军的兵力部署,张伟与肖旭光商量之后,决定让北洋军派出3镇,驻扎侧翼,威胁日本侧翼安全,让他们不得轻动。
武文斌告诉张伟的指示给周学熙回复,日军的战斗力非常强,不要硬拼,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为了政治利益,可以派1镇驻守锦州,前锋到盘锦;1镇驻守阜新,前锋到彰武;1镇镇守山海关;威胁日军侧翼安全,做好随时策应兰芳王国陆军的战斗准备。
袁世凯对武文斌的计策非常满意,既出兵了,能对国内有所交代,为自己赚取声誉,又不用与日军硬拼,两全其美。立即去颐和园向太后请求出兵,并把自己的打算向太后解释清楚,这样既能安抚国内群情高涨的学生与进步组织,又不用与日军硬拼,保存实力,到时候兰芳王国打来后可以就近占便宜。
太后拿不定主意,让袁世凯回去等旨意。
太后现在信的过的也就是奕劻了,与这种大事,立马派人去把奕劻找来商量。
太后把袁世凯的意思告诉奕劻,看袁世凯是不是有私心,能不能打的过日本人?
奕劻说,袁世凯的计策不错,确实是为大清国着想,可以出兵;这次出兵不与日军直接交战,没有危险;这样也可以预防兰芳王国把日本人赶跑后自己赖在东北部走。
至于派哪镇,太后让奕劻去找袁世凯协商。
奕劻知道这次是赚军功的好机会,于是先去与第一镇统治凤山商量,看第一镇能不能出兵,那怕是去镇守山海关也好,凤山害怕日本人,不敢出兵,理由是京畿重地不敢轻离。
奕劻也感觉很无奈,看来旗人是越来越不靠谱了,仪仗不得。
10月20日,奕劻与袁世凯商量后决定派第2镇、第4镇和第6镇分别驻守山海关、锦州和阜新。
大清朝廷派出大军远征东北,让所有有识之士感觉,大清崛起在望,希望一战定乾坤,把日本驻扎东北的军队一次打败,收回日本在东北的权益,一雪甲午之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