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国立仁川北学校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李朝万古一逆贼最新章节!
“今科的传胪‘发配’来咱们这工地了?”李禧著拿着公文,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能叫‘发配’呢?洪大哥许是要重用他,先磨砺磨砺他的性子。”林尚沃接过公文,也快速的看了一遍。
“这位传胪是丁判官你们实学一派的?”李禧著最近已经仰丁若镛为智囊,算是须臾离不开这位大学者了。
“师承不同。”丁若镛略一思量,就想起金正喜乃是师承自朴齐家。
他们这一派属于“北学派”,主要人物有朴齐家、洪大容(1731-1783年)、朴趾源(1737-1805年)。至于丁若镛这一派,属于“茶山学派”,因为丁若镛自己号茶山,且成就更大,可以独成一派。
当然丁若镛也不是毫无师承,他纵向继承了星湖李瀷、鹿庵权哲身等经世学派的实学传统,横向吸收了明清实学和朴趾源、李德懋、朴齐家等人的朝鲜北学派,以及天主教、西方科技等西学,算是个集大成者。
“所以大哥派他来,做这个仁川府录事参军(正七品),是给咱们派帮手来了?”李禧著并不确定金正喜是个才学之士,怕来一个书生,啥事儿不会干,只会哔哔。
“朴检书才学深渥,他的弟子应该也不会差。”和自己几乎齐名的朴齐家,丁若镛还是认可他的能力水平的。
“实在不行,作为文书参军也是够格的嘛。”林尚沃笑了笑,既然能在洪景来眼皮子底下考中传胪,那文字水平肯定不会差。
“倒是给老弟你寻了一个‘秘书监’,哈哈哈哈哈……”
三人闲话一阵,已经在外面候了片刻的金正喜被人引了进来,恭恭敬敬的向三位上官行礼问好。光从皮相上来说,到确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金正喜复又呈上赵万永给李禧著和林尚沃的问候信,说是问候,实际上还是请两人关照一点金正喜。金正喜也算他们赵家罩着的,能给个方便就给个方便。
“府院君派下官来,还有一事。”
“何事啊?”
“筹办仁川北学学校。”金正喜说这个的时候,显然比其他事情高兴。
很显然,洪景来在吩咐金正喜的时候,故意不用“西学”这个相对更容易引起那些腐儒抵触的词汇,而使用“北学”这个略带迷惑性的词汇。
毕竟西学就完全指向西方的学问,而且还附带有基督教的属性,这对于以东方儒学为正统的广大士人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存在。崇拜祖先和天地神明乃是固有之理,狗屁基督教连爹妈死了都不允许哭拜,怎么看都是邪(屏蔽)教!
但是北学就不同了,北学字面意思是北方的学问,实际上指的就是北方满洲的学问,借以指代从清国学习到的各种学问。
朝鲜一直就有“事大主义”的观念在,虽然崇明抑清还是士人们的普遍看法,但是骨子里对于学习自清国流传来的各类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就远没有对西学的那种强烈抵触。
那清国虽然是蛮夷之国,但是清国的好东西我们朝鲜还是可以学习的,并不必要贬的一文不值,反正以前到现在,一直在学习,只要不学他的蛮夷体制就好。
挂羊头卖狗肉!
洪景来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假借学习北方清国的各种科技知识,实际上设立一所西式的综合性学院。逐步规划物理、化学、医学、机械等专业学科,开始经由朝鲜本国的士人,培养出能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人才。
受到普遍打压的实学派、北学派人才,要想立刻全部登用,那必然会引起两班士人阶级的普遍不满,但是先逐步的汇聚到仁川的这所新式学校来,则根本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且不说济物浦原本只是个几千人的小鱼港,根本就没有一个有名望的封建士大夫。就算有,一个人两个人的声音,洪景来还是可以凭借封建强权,把他给压死的。
重点是“北学”这个名字让金正喜兴奋啊,他自己是北学派大家朴齐家的弟子,若果能够以北学为名,创办学校,并在洪景来的支持下做大做强,那他们学派的名声一定会力压其他各路学派,成为朝鲜第一。
和做官相比,还带有一定的封建士大夫“立德、立言、立功”思想的金正喜,对于立言这一条看的极重。在他心目中这种创办学校,传播本派思想的事情,简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大事。为了这个,不当官也可以的。
“国立仁川北学学校!”李禧著和林尚沃异口同声。
“不想府院君居然有这般志向……”丁若镛也没有想到,洪景来这是准备要真正的大干一场啊,已经开始为往后铺路了。
“府院君说,还要请二位大监,向学校派驻通晓罗禅国、日本国、清国、以及西洋夷各国语言的通事。”金正喜作为北学者,当然知道所谓的北学,实际上就是西洋各国传来的新知识,所以他并不排斥学习各国语言。
“这自然是毫无问题的。”李禧著和林尚沃对这个到是很欢迎,以后就算没有培养出人才,但是学会了外语,就可以带着去做生意的嘛。
一想到这事,李禧著就感觉自己一定要赶快抓住先机。因为全朝鲜,现在就他和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人以及传教士有所接触。
在商言商,他支持洪景来改革的同时,也想着为他的莱商团员们发财。都是自己的兄弟,跟着自己起兵干葛明,官不可能人人都有的当,但是钱就要让人人有的赚吧。
当初洪景来就有意与在长崎的荷兰人建立贸易关系,现在洪景来已经执掌国政,总能寻到一个变通的方法,正式的与荷兰进行贸易。
凭借着先天优势,莱商在这里大干一场,共同富裕也是可以的嘛。和林尚沃兄弟归兄弟,赚钱那就要竞争了。
一封开辟通商口岸的上书便这样送入了汉阳。
“今科的传胪‘发配’来咱们这工地了?”李禧著拿着公文,有些不可思议。
“怎么能叫‘发配’呢?洪大哥许是要重用他,先磨砺磨砺他的性子。”林尚沃接过公文,也快速的看了一遍。
“这位传胪是丁判官你们实学一派的?”李禧著最近已经仰丁若镛为智囊,算是须臾离不开这位大学者了。
“师承不同。”丁若镛略一思量,就想起金正喜乃是师承自朴齐家。
他们这一派属于“北学派”,主要人物有朴齐家、洪大容(1731-1783年)、朴趾源(1737-1805年)。至于丁若镛这一派,属于“茶山学派”,因为丁若镛自己号茶山,且成就更大,可以独成一派。
当然丁若镛也不是毫无师承,他纵向继承了星湖李瀷、鹿庵权哲身等经世学派的实学传统,横向吸收了明清实学和朴趾源、李德懋、朴齐家等人的朝鲜北学派,以及天主教、西方科技等西学,算是个集大成者。
“所以大哥派他来,做这个仁川府录事参军(正七品),是给咱们派帮手来了?”李禧著并不确定金正喜是个才学之士,怕来一个书生,啥事儿不会干,只会哔哔。
“朴检书才学深渥,他的弟子应该也不会差。”和自己几乎齐名的朴齐家,丁若镛还是认可他的能力水平的。
“实在不行,作为文书参军也是够格的嘛。”林尚沃笑了笑,既然能在洪景来眼皮子底下考中传胪,那文字水平肯定不会差。
“倒是给老弟你寻了一个‘秘书监’,哈哈哈哈哈……”
三人闲话一阵,已经在外面候了片刻的金正喜被人引了进来,恭恭敬敬的向三位上官行礼问好。光从皮相上来说,到确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金正喜复又呈上赵万永给李禧著和林尚沃的问候信,说是问候,实际上还是请两人关照一点金正喜。金正喜也算他们赵家罩着的,能给个方便就给个方便。
“府院君派下官来,还有一事。”
“何事啊?”
“筹办仁川北学学校。”金正喜说这个的时候,显然比其他事情高兴。
很显然,洪景来在吩咐金正喜的时候,故意不用“西学”这个相对更容易引起那些腐儒抵触的词汇,而使用“北学”这个略带迷惑性的词汇。
毕竟西学就完全指向西方的学问,而且还附带有基督教的属性,这对于以东方儒学为正统的广大士人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存在。崇拜祖先和天地神明乃是固有之理,狗屁基督教连爹妈死了都不允许哭拜,怎么看都是邪(屏蔽)教!
但是北学就不同了,北学字面意思是北方的学问,实际上指的就是北方满洲的学问,借以指代从清国学习到的各种学问。
朝鲜一直就有“事大主义”的观念在,虽然崇明抑清还是士人们的普遍看法,但是骨子里对于学习自清国流传来的各类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就远没有对西学的那种强烈抵触。
那清国虽然是蛮夷之国,但是清国的好东西我们朝鲜还是可以学习的,并不必要贬的一文不值,反正以前到现在,一直在学习,只要不学他的蛮夷体制就好。
挂羊头卖狗肉!
洪景来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假借学习北方清国的各种科技知识,实际上设立一所西式的综合性学院。逐步规划物理、化学、医学、机械等专业学科,开始经由朝鲜本国的士人,培养出能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人才。
受到普遍打压的实学派、北学派人才,要想立刻全部登用,那必然会引起两班士人阶级的普遍不满,但是先逐步的汇聚到仁川的这所新式学校来,则根本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且不说济物浦原本只是个几千人的小鱼港,根本就没有一个有名望的封建士大夫。就算有,一个人两个人的声音,洪景来还是可以凭借封建强权,把他给压死的。
重点是“北学”这个名字让金正喜兴奋啊,他自己是北学派大家朴齐家的弟子,若果能够以北学为名,创办学校,并在洪景来的支持下做大做强,那他们学派的名声一定会力压其他各路学派,成为朝鲜第一。
和做官相比,还带有一定的封建士大夫“立德、立言、立功”思想的金正喜,对于立言这一条看的极重。在他心目中这种创办学校,传播本派思想的事情,简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大事。为了这个,不当官也可以的。
“国立仁川北学学校!”李禧著和林尚沃异口同声。
“不想府院君居然有这般志向……”丁若镛也没有想到,洪景来这是准备要真正的大干一场啊,已经开始为往后铺路了。
“府院君说,还要请二位大监,向学校派驻通晓罗禅国、日本国、清国、以及西洋夷各国语言的通事。”金正喜作为北学者,当然知道所谓的北学,实际上就是西洋各国传来的新知识,所以他并不排斥学习各国语言。
“这自然是毫无问题的。”李禧著和林尚沃对这个到是很欢迎,以后就算没有培养出人才,但是学会了外语,就可以带着去做生意的嘛。
一想到这事,李禧著就感觉自己一定要赶快抓住先机。因为全朝鲜,现在就他和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人以及传教士有所接触。
在商言商,他支持洪景来改革的同时,也想着为他的莱商团员们发财。都是自己的兄弟,跟着自己起兵干葛明,官不可能人人都有的当,但是钱就要让人人有的赚吧。
当初洪景来就有意与在长崎的荷兰人建立贸易关系,现在洪景来已经执掌国政,总能寻到一个变通的方法,正式的与荷兰进行贸易。
凭借着先天优势,莱商在这里大干一场,共同富裕也是可以的嘛。和林尚沃兄弟归兄弟,赚钱那就要竞争了。
一封开辟通商口岸的上书便这样送入了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