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9章 权衡利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顶点中文网 www.ddzw.io,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
孟柯似乎在脑海之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种讥笑嘲讽的声音,用极其高傲的语调诉说着,声音之中充满着不屑和傲慢。
也许在魏人的眼中,就是把他们当做是虫子一般来看待的,试想一下,如果人要抢虫子的东西,还需要和虫子去商量吗?
孟柯心里头涌起了无限的怒火,这种被别人蔑视的感觉,真是比杀了他还难受。
虽然说这些中小部落只是他的一些附属势力,但打狗他也得看主人吧,魏军如此恃强凌弱,何曾会把他孟家看在眼里,只怕如果让魏军真得占领了南中之后,他们孟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孟柯知道这些寨主洞主的意思,无非是想要让他孟柯出头,为他们讨回公道。
就算是孟柯有这样的想法,但他未必会有这么大的实力,想要和魏军来扳腕子,只凭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出动他们孟家全部的力量,这才有战胜魏军的机会。
于是孟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派快马火速地联系了大哥孟栎、二哥孟楠和四弟孟樟,将这边的情况具实以告,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准备如何应对。
孟栎占据着滇池以北的地盘,所以在这一次的遇袭事件之中,孟栎手底下的几个酋帅也遭遇到了袭击,被魏军将储备的干货全部抢走了,那几个酋帅也跑到了孟栎所居住的锦屏山来向孟栎诉苦,并且请求孟栎给他们讨还血债。
孟栎还在犹豫的时候,孟柯的书信到了,孟栎一看,敢情孟柯那边的情况比自己这边还要糟糕。
以前蜀军驻守南中的时候,一直奉行着诸葛亮的政策,不征税,不滋扰,不杀戮,与民秋毫无犯,汉夷之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双方很少往来,但却是和睦共处的。
但魏军此来,却是如此的蛮横豪强,如果真让他们掌握了南中,控制了南中之后,那夷人会被他们榨干了血肉,死无葬身之地。
孟柯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和魏军干到底,毕竟魏人已经欺到了他们的头上了,如果再不反击的话,那魏人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夷人进行欺凌。
假如魏国灭掉了蜀国之后,那夷人的命运很可能会更凄惨,更悲凉,孟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魏国和蜀国是不一样的,魏国的实力十分的强大,比蜀国强大的多了,如今更是灭掉了吴国,这次魏军进攻南中,也完全是冲着蜀国来的,以蜀国的实力,能不能抵达得住还是一个问题。
如果蜀国灭亡之后,单凭他们南中夷族的力量,是不是能对抗得了魏国?孟栎可没有那个胆量,就算是把他们兄弟四个都绑在一起,也未必是蜀军的对手啊?
如果魏军这次对南中夷人表现的没有这么恶劣的话,那么孟栎大概率是不会和魏国为敌的,蜀国亡不亡和他们孟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要能维持他们孟家在南中的地位,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
但从现在魏军进入南中后的所做所为来看,孟栎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乐观的地方,从魏军那种肆无忌惮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南中的蛮夷一族放在眼里,完全是把夷人当做他们的粮仓和补给站来看待的。
南中的环境是艰苦的,想要在这儿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中有着数之不尽的崇山峻岭,南中的夷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也只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听水,没有天灾地害的话,他们也许能勉强地混个温饱。
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后果往往是不可想象的。
魏军的大肆搜刮劫掠,对于南中夷人来讲,无异于这是一场劫难,许多部落为了不让部落的人在灾荒之时饿肚子,往往都囤积一些干货,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到好,这些干货口粮都被魏军给抢走了,没有了储备干货,一旦遭遇到灾荒,这些山寨的夷民恐怕都是饿死的命。
孟栎知道,自己现在做出的这个决定,关乎着南中几十万人夷人的命运,一步行差踏错,那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尽管孟柯在来信之中,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他立场,但在孟栎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毕竟只有他和孟柯两势力的人马加起来,也是很难和魏军进行抗衡的。
想要真正地来对抗魏军,至少也必须要联合南中所有的部落才行,他们孟氏四兄弟也必须要保持步调一致才行。
尽管说,孟栎认为和其他的三兄弟达成共识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毕竟他们的利益是相通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毁。
就是遭到袭击的是孟栎和孟柯的地盘势力,暂时倒是没有影响到孟楠和孟樟,但孟栎知道,在大利益大关节上,孟楠和孟樟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身为大哥的他选择和魏军开战的话,孟楠和孟樟也不会置身事外。
就算是抛开兄弟这一个层面的关系,他们也能清楚什么叫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孟栎和孟柯兵败了,那么孟楠和孟樟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他们孟氏四兄弟联起手来,才有机会赢得胜利,否则就只能是被魏军所各个击破。
所以孟栎丝毫不用担心孟楠和孟樟的态度,而且他自认为做了老大,至少还是有威信的,只要他的号令一出,其他的兄弟莫敢不从。
真正让孟栎担忧的,还是那些中小部落的态度问题,虽然说孟氏四大部帅统领了整个南中的夷族,但那些中小部落也仅仅只是臣服和依附了孟氏,并没有让孟氏直接来管理这些中小部落。
孟氏和这些中小部落的关系,就如同孟氏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名义上是臣服的,但各个部落却是相对的独立的。
南中夷人的这种部落机制,有利也有弊,最大弊端也就是形如一盘散沙,没有什么凝聚力。
孟柯似乎在脑海之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种讥笑嘲讽的声音,用极其高傲的语调诉说着,声音之中充满着不屑和傲慢。
也许在魏人的眼中,就是把他们当做是虫子一般来看待的,试想一下,如果人要抢虫子的东西,还需要和虫子去商量吗?
孟柯心里头涌起了无限的怒火,这种被别人蔑视的感觉,真是比杀了他还难受。
虽然说这些中小部落只是他的一些附属势力,但打狗他也得看主人吧,魏军如此恃强凌弱,何曾会把他孟家看在眼里,只怕如果让魏军真得占领了南中之后,他们孟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孟柯知道这些寨主洞主的意思,无非是想要让他孟柯出头,为他们讨回公道。
就算是孟柯有这样的想法,但他未必会有这么大的实力,想要和魏军来扳腕子,只凭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出动他们孟家全部的力量,这才有战胜魏军的机会。
于是孟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派快马火速地联系了大哥孟栎、二哥孟楠和四弟孟樟,将这边的情况具实以告,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准备如何应对。
孟栎占据着滇池以北的地盘,所以在这一次的遇袭事件之中,孟栎手底下的几个酋帅也遭遇到了袭击,被魏军将储备的干货全部抢走了,那几个酋帅也跑到了孟栎所居住的锦屏山来向孟栎诉苦,并且请求孟栎给他们讨还血债。
孟栎还在犹豫的时候,孟柯的书信到了,孟栎一看,敢情孟柯那边的情况比自己这边还要糟糕。
以前蜀军驻守南中的时候,一直奉行着诸葛亮的政策,不征税,不滋扰,不杀戮,与民秋毫无犯,汉夷之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双方很少往来,但却是和睦共处的。
但魏军此来,却是如此的蛮横豪强,如果真让他们掌握了南中,控制了南中之后,那夷人会被他们榨干了血肉,死无葬身之地。
孟柯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和魏军干到底,毕竟魏人已经欺到了他们的头上了,如果再不反击的话,那魏人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对夷人进行欺凌。
假如魏国灭掉了蜀国之后,那夷人的命运很可能会更凄惨,更悲凉,孟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魏国和蜀国是不一样的,魏国的实力十分的强大,比蜀国强大的多了,如今更是灭掉了吴国,这次魏军进攻南中,也完全是冲着蜀国来的,以蜀国的实力,能不能抵达得住还是一个问题。
如果蜀国灭亡之后,单凭他们南中夷族的力量,是不是能对抗得了魏国?孟栎可没有那个胆量,就算是把他们兄弟四个都绑在一起,也未必是蜀军的对手啊?
如果魏军这次对南中夷人表现的没有这么恶劣的话,那么孟栎大概率是不会和魏国为敌的,蜀国亡不亡和他们孟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要能维持他们孟家在南中的地位,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
但从现在魏军进入南中后的所做所为来看,孟栎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乐观的地方,从魏军那种肆无忌惮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南中的蛮夷一族放在眼里,完全是把夷人当做他们的粮仓和补给站来看待的。
南中的环境是艰苦的,想要在这儿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中有着数之不尽的崇山峻岭,南中的夷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也只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听水,没有天灾地害的话,他们也许能勉强地混个温饱。
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后果往往是不可想象的。
魏军的大肆搜刮劫掠,对于南中夷人来讲,无异于这是一场劫难,许多部落为了不让部落的人在灾荒之时饿肚子,往往都囤积一些干货,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到好,这些干货口粮都被魏军给抢走了,没有了储备干货,一旦遭遇到灾荒,这些山寨的夷民恐怕都是饿死的命。
孟栎知道,自己现在做出的这个决定,关乎着南中几十万人夷人的命运,一步行差踏错,那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尽管孟柯在来信之中,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他立场,但在孟栎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毕竟只有他和孟柯两势力的人马加起来,也是很难和魏军进行抗衡的。
想要真正地来对抗魏军,至少也必须要联合南中所有的部落才行,他们孟氏四兄弟也必须要保持步调一致才行。
尽管说,孟栎认为和其他的三兄弟达成共识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毕竟他们的利益是相通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毁。
就是遭到袭击的是孟栎和孟柯的地盘势力,暂时倒是没有影响到孟楠和孟樟,但孟栎知道,在大利益大关节上,孟楠和孟樟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身为大哥的他选择和魏军开战的话,孟楠和孟樟也不会置身事外。
就算是抛开兄弟这一个层面的关系,他们也能清楚什么叫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孟栎和孟柯兵败了,那么孟楠和孟樟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他们孟氏四兄弟联起手来,才有机会赢得胜利,否则就只能是被魏军所各个击破。
所以孟栎丝毫不用担心孟楠和孟樟的态度,而且他自认为做了老大,至少还是有威信的,只要他的号令一出,其他的兄弟莫敢不从。
真正让孟栎担忧的,还是那些中小部落的态度问题,虽然说孟氏四大部帅统领了整个南中的夷族,但那些中小部落也仅仅只是臣服和依附了孟氏,并没有让孟氏直接来管理这些中小部落。
孟氏和这些中小部落的关系,就如同孟氏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名义上是臣服的,但各个部落却是相对的独立的。
南中夷人的这种部落机制,有利也有弊,最大弊端也就是形如一盘散沙,没有什么凝聚力。